第33部分(第2/4 頁)
霞等人見王夫人落淚,都戰戰兢兢不敢多言,唯恐觸了黴頭,幸虧寶二爺來了,幾人也鬆了口氣。
寶玉素來是個溫柔的,即使丫鬟有個什麼不妥,他都要關懷半天,何況是他母親呢?他雖與王夫人不算親近,到底母子連心,心裡也很擔憂。
王夫人卻被兒子的舉動治癒了,一把摟住兒子,“我的兒,幸而還有你!”
寶玉一驚,不解母親為何會如此,“太太,到底怎麼了?”
王夫人搖搖頭,笑道,“沒什麼,不過是想到你大姐姐了。”心裡卻做了決定,就算是為了自己的這一雙兒女,她也一定要把省親辦得漂漂亮亮的,絕不能讓元春丟了面子,寒了心。
☆、第56章
王夫人籌劃著如何籌出銀子來,事實上,當了榮國府這麼些年的當家太太,王夫人的私房是相當豐厚的,但若讓她把所有私房都拿來建造省親別院,她又如何也不捨得。
所以說,其實王夫人的心情相當矛盾,既想從別人那裡拿到銀子,自己卻不想為此傷筋動骨,可這世上哪裡有這樣的好事?
王夫人在為了銀子焦頭爛額,勸說賈母,找王子騰,甚至找上了寧國府,她卻不知道,有人正在對她明察暗訪。
張家回京時,是賈赦帶著賈璉前往迎接的,之後賈璉更是時常上門拜訪。
要說賈赦和張家,因張氏之死,賈赦一直有心結,當初張家離開時,他曾保證會好好照顧張氏,然而,張氏過了不久,依舊去了。
雖說有生產傷身的原因,但張氏自張家流放後心情鬱結也是一大誘因。他作為丈夫,卻沒有注意到,或者說,注意到了,卻束手無策,原以為過些時間會好的,誰料到。。。。。。
故而面對張家的大舅子小舅子,即使他們並未因此責備賈赦,賈赦依舊頗覺難以面對,除了張家回京那一次,後來便少有露面了。與之相反,賈赦倒是很支援賈璉多往舅舅家走動,用賈赦的話說,就是“你兩個舅舅都是聰明人,你以後多和他們來往,也好少辦些糊塗事兒!”
賈璉唯唯諾諾地應了,心裡卻在腹誹,心道要說做糊塗事兒,我哪兒比得上您啊!
當然心裡想歸想,面上是絕不敢露出一星半點兒的,自從父子兩說開後,雖賈赦再沒打過他了,但到底積威甚重,賈璉還是不敢違逆他老子的。
賈璉忐忑地上門了,張淮張瀾兩兄弟,對這個妹子唯一留下的骨血卻很親切,但問明瞭賈璉的近況後,張瀾到沒怎麼樣,張淮卻當場冷笑了一聲,“莫非我那姐夫當真是嚇破了膽了,唯一的繼承人,竟如此不上心!”
聞言張瀾臉色就是一變,斥道,“二弟!”
張淮冷哼了一聲,扭頭不再說話。
張瀾頗覺頭疼,張淮是幼弟,從小就被寵到大的,他也自小聰明伶俐,比之自己要強上許多,然而在最少年意氣之時卻遇上了抄家,後來老爺子去了,妹妹也去了,自己在平安州又有許多事情要做,何況他也不擅長照顧小孩,妻子身體也不好,等到注意到時,才發現這個弟弟性子不知不覺間變得有些偏激,如何拗也拗不回來了。
偏激不可怕,可怕的是偏激的聰明人。
從踏上回京的路上開始,張瀾就一直擔心,弟弟會在京城做出什麼事情來,所幸張淮一路表現尋常,太太平平地回了京城,太太平平地拿回了原來的府邸,除了有時神情陰鬱,有些彆扭外,張淮看上去似乎還算平靜。
就是這樣才更擔心好嗎?
張淮要是發發脾氣,鬧一鬧他反倒放下心了,如今這樣,他真的很怕張淮什麼時候突然發個大招啊!
賈璉自然看到了張瀾張淮兩兄弟間的眉眼官司,不由有些尷尬。
張瀾也察覺到了,忙安撫了幾句,只道,“你如此遊蕩下去也不行,你可常來這邊坐坐,如今我這邊還沒個準話,待我安定下來,便安排你去個實職,歷練歷練,也不知你是否願意?”
賈璉自然是願意的,他一個大男人,哪裡會願意一輩子管些庶務呢?
於是待到張瀾擔任了戶部左侍郎,問明瞭賈璉的意願,便安排著賈璉進了戶部,當然,他也不好太過,畢竟剛上任,不少人盯著呢。
雖給了賈璉不少方便,但賈璉自己也爭氣,或者說,因著從前的經驗,他對戶部的一些事務還算了解,加之有張瀾開小灶,順利地考進了戶部。
雖說官職不高,但張瀾覺得,飯要一口口吃,事情要一步步來,他也看出來了,這個外甥挺機靈,精通庶務,人際方面也很有一套,只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