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急診醫生的痛苦(第1/2 頁)
老人拒絕治療離開這件事,牽動急救科的時間並不長,因為很快他們就又忙碌起來。
車禍,兩名男女被大車刮蹭碾壓了腿部,小腿多處骨折,軟組織損傷,出血...
兩人年紀都不大,看上去也就20來歲,被抬進來的時候慘叫從大門口一直延續到急救室。
“醫生,她呢,她在哪兒?”躺在床上不停嚎叫的男人還不忘關心女人的情況,看來兩人是戀人。
“放心,有人正在為她治療。”高山按住他想起來的身子,語氣平緩道:“你的傷勢比她要重,不想殘疾的話最好躺著。”
先以截脈止血,又用針灸麻醉讓他睡去後,高山吩咐準備手術。
那個女孩比他傷的要輕,不需要進行手術,讓骨頭自然癒合就行。
這個男的卻很麻煩,需要手術正骨,搭配針灸和理療,才有可能讓他恢復過來。
“手術刀。”手術檯前,高山作為主刀有條不絮的進行著手術。
這樣的小場面現在對他來說,已經如同家常便飯般熟悉。
隨著見過的慘狀越多,高山現在也越來越能保持一顆平常心。
從前他也認為醫生是冷血動物,但是在真正見過死亡和無數鮮血慘痛後,他才明白醫生身上揹著怎樣的沉重負擔。
而且這種變化也並非沒有好處,至少能夠讓他們更快的投入到救治和手術中,不會在那多愁善感,也不會因為病人的故事而被分神。
手術進行了6個小時,當結束後李子濤沒有讓人縫合,而是首次用‘玉露生機散’為病人癒合傷口。
其實這麼做隱患很大,並且非常非常的奢侈。
以‘玉露生機散’的珍貴程度,要是每個病人都用它來癒合,過不了幾天高山中醫院就可以關門大吉了。
不過這次高山也並非一時興趣,而是想要看看‘玉露生機散’在手術中的表現。
“師父,這效果也太好了,咱們要是做整容的話肯定能賺大錢。”看著病人雙腿上的切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癒合,沒有任何的疤痕留下,王莽一副若有所思的說著。
啪!
一巴掌拍在他的後腦勺上,高山沒好氣道:“收起你那些胡思亂想,快點收尾把病人送回病房。”
說著高山拔掉病人身上的銀針,把它們細心清理後裝入針盒裡。
“院長,以後這種事還是交給我們來吧!”被正式掉入急救科擔任護士長的徐苗說道。
“沒關係,身為醫生自然要愛惜自己的工具,這可是吃飯的傢伙。”高山笑了笑,把擦乾淨的針盒放在移動車上道;“現在就交給你了。”
高山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養成的這個習慣,每次無論用的是什麼針,普通的銀針還是靈針,他都想要細心的親手打理。
就好像這是一種傳承,也是對自身和中醫的尊重。
在他的影響下,其他人和學生們也都養成這個習慣,自己用過的銀針一定要經由自己親自清理裝盒,再交給護士收納。
忙碌的一天就這麼過去,掛上臨時急診牌子的高山中醫院,彷彿一夜間就被所有人熟知。
附一院、附二院的急救病人,只要是離高山中醫院近的全都送到這兒來。
其實任何一個瞭解急診的人都清楚,急診室永遠是最忙碌,也是最缺人的科室。
工作量大,壓力高,風險高,加班值夜是急診醫生的工作常態。
無論何時、何地、何事,只要一個電話就要立刻到位。
對急診醫生來說,來自醫院或同事的電話鈴聲就是衝鋒號,沒有任何能夠拖延的藉口。
加上急診室處理的都是急病、重病,死人對於任何一家醫院的急診室來說都不是新奇的事兒。
有人曾經說過,在醫院裡見過死人最多的是急診醫生,接下來才是停屍間的看護人。
因為停屍間的屍體,都是從急診醫生手底下送過去的。
也正因為這樣,急診室的醫患紛爭是最多的,醫鬧發生在急診科的事情是屢見不鮮。
在決定開設急診科前,高山對此並沒有做好心理準備,他還認為憑藉自己的技術,一定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但當第三條生命從他手中溜走後,高山就清楚的認識到,是他之前太過自大自滿了。
人體是一臺精密複雜到極致的機器,‘它’有可能出現的問題太多太雜,在急診室更是如此。
急診室的第二例死亡,同樣是因為車禍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