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局勢嚴峻(第1/2 頁)
尖山。
小僧的迴歸收到寺廟內外的熱烈歡迎。
近些日子他不在廟裡,就連廟裡的其他和尚都覺得心裡不踏實。
早在幾十年前,小僧就已經是廟裡的定海神針。
有他在,就是天塌下來小廟都不覺得害怕。
這種依賴有多嚴重,只需要看看古廟連名字都因為他改成‘小’開頭,大致上應該就清楚了。
時間轉回現在,因為女孩一時興起,傳到網路上的影片瘋狂擴散,讓更多人開始對‘光頭’產生興趣。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各地的寺廟香火更勝了。
許多有錢人甚至把‘家’搬到寺廟附近或山下的賓館裡,直接整棟買下或常年承包。
這可讓在山下的村民賺的盆滿缽滿,相比起外界那點‘小小’的威脅,還是錢來的更實在。
小僧所在的尖山也被人翻了出來,但是每個認出尖山的人,都很有默契的沒有到處宣揚。
他們默默的帶上行禮和日用品,用各種方式向尖山出發。
小廟旁邊的空地,只用了三天時間就扎滿帳篷,後面又有人來,一看這場面原地駐足片刻後,扭頭又下了山。
幾小時後,人又重新回來了,手裡多了幾把工兵鏟。
“1000一把,數量有限,先到先得。”來著把牌子往地上一放,就埋頭用工兵鏟給自己清理一塊‘營地。’
“鏟子能便宜嗎?”後續又有人來,看到他的動作和旁邊放著的工兵鏟,大致就明白什麼情況了。
“地方就這麼多,不抓緊就沒了,命重還是錢重?”對方頭也不回的說道。
一聽這話,來人痛快付款,拿起一把鏟子選了個地方就忙了起來。
命重還是錢重,不同環境成長下的人有不同見底,但對剛才的年輕人來說,明顯命更重要些。
工兵鏟的生意超火爆,不一會就賣光了,淨收益百分之2000,連他手裡用完的那把都被人買走了。
因為空地坡道旁能選擇來紮營的地方,真的不多了。
“師叔...要趕他們走嗎?”小廟裡,外面發生的事和尚們心裡都清楚。
對此感覺好笑,又有點無奈,夾雜著幾分惶恐和擔憂。
看外面的人大多數衣冠楚楚,穿戴不凡,應該都是家底殷實的人。
能讓這些人放下城市裡的燈紅酒綠,紙醉金迷,跑車豪宅,到這山上來扎帳篷,只能證明一件事。
外面的局勢越來越嚴峻,公眾安全逐漸失去控制。
“隨他們去吧!”小僧面色不溫不火的眺望天際,呢喃道:“過幾日我要出去一趟,這裡很快也不太平了。”
…………
實際上,小廟裡的和尚們猜測的沒錯。
外面的局勢確實越發混亂,東河市已進入臨時安全管制。
雖然帶有‘臨時’兩個字,但瞭解情況的人都清楚,局面只會愈演愈烈。
往日繁華的街面上,人流稀少,就算有人也是神色緊張,快步向家中或目的地走去。
超市、日用品、五金店和醫院,成為人群擁堵的重災區。
錢彷彿變得不再重要,整車的糧食、蔬菜、生活日用品往家裡運,只要能搶到的不管先有沒有用,只管買走。
五金店裡能用來防身的工具清掃一空,還有人直接抗走幾臺進口電鋸,順帶連新鋸條和更換工具,保養說明全套打包。
到最後連老闆用來防身的兩把消防斧也被人‘強行’買走了,2萬,一把1萬,對方出手闊綽的讓人無法拒絕。
而且,這東西是不允許買賣的,老闆也怕拿手裡惹麻煩。
近幾日城裡正在大肆搜查整頓,比83年的場面還要大,裝甲車都已經開入城內,在主要交通幹道設立崗哨。
附一院、附五院、高山中醫、市人民醫院、第七、第十六人民醫院等等。
只要是還能正常運作的醫院,門前都設有單兵防禦工事。
通道拉著各式警戒帶,指揮交通的是真槍實彈的軍人,在隔離帶中間還有一個用帳篷搭建的臨時指揮所。
可惜,這些大場面沒有人來得及感慨和欣賞。
東河市交通樞紐上方的天橋,在昨日凌晨突然垮塌,下方出現新的天坑,當場造成百餘人死亡,還有六百多名傷員。
此時中醫院內,急診室就像個吵雜的菜市場,外加蒸籠天,讓人心頭不停湧起無名火,沒說一句話都帶著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