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第3/4 頁)
罩之下。近距離攻擊的話,鐵甲艦上的艦載機槍、機炮可是給東原郡留下了十分深刻的烙印滴。
第二,嚴正清這裡三萬人、卻佈防長達三百里的河邊,平均一丈河岸只有7個人左右。防禦是如此的稀鬆,只要擊中兵力,很容易突破。相比於鐵甲艦,這裡防禦更加稀鬆——至少看來是如此。
而要是用點正確的策略,比如聲東擊西、調虎離山等,想要越過河流就更輕鬆了。
綜合考慮後,袁錦江將隊伍分成兩部分,一部分三萬人,佯攻、吸引對方的注意力;一部分七萬人,是主力。等佯攻隊伍吸引了足夠多的安陽守軍後,這七萬人就會尋找機會越過仙帶河,並從安陽軍隊的背後發起攻擊。
雖然袁庸讓袁錦江拖住嚴正清的主力就好;但以攻代守,一直是兵家要訣。
只是計劃很好,但現實很殘酷!剛剛抵達仙帶河岸邊,袁錦江就感覺“封天鎖地大陣”的氣息。封天鎖地大陣最大的特點,就是讓陣法範圍內靈氣枯死!
換句話說,任你是元嬰期高手,進入封天鎖地大陣範圍內,也要給我老老實實的步行,飛劍也只能拿在手中砍柴。所有一切和靈氣相關的戰鬥方式、法術、技巧等,都將失去效果!
在這個這番範圍內,修真者只能和民間的武夫一樣戰鬥。法器、法寶可以用體內的真元催動、消耗劇烈,而一旦真元耗盡,修真者就只能玩肉搏了。
封天鎖地大陣尤其適合沿江防禦、而且是龜縮性質的防禦,就是封天鎖地大陣需要靈石做陣眼。這陣法很強大,但消耗也很強大,一塊靈石只能覆蓋一里、堅持一天時間;封鎖全線三百多里,一天就要消耗三百多塊靈石!
這是一筆恐怖的數字支出。
“夠狠!”袁錦江狠狠喘息幾下,努力平息自己心中的震驚,
隔著仙帶河,袁錦江和對岸的安陽士兵遙遙相望;甚至都彷彿能聽到對岸傳來的嘲諷——作為金丹期高手,袁錦江那也是耳聰目明之人呢。
嘗試向對岸發了幾個低階的術法,結果這些術法剛剛飛到岸邊就煙消雲散,這是被封天鎖地大陣給消磨了。任何和靈氣掛鉤的東西,無論是法寶還是術法,在封天鎖地大陣之內,威能只能一點點消散。
當然,眼下的封天鎖地大陣因為覆蓋範圍太廣、威力反而不大,最多隻能限制築基期初期的修為,超過築基期中期的,完全可以憑藉體內的真元一口氣衝過去。
只是一支軍隊中,築基期高手能有多少!況且安陽那邊,人家也不缺少高手呢,還人人有槍。少許築基期高手衝鋒,只是肉包子打狗、單純的送死而已。
袁錦江看了好幾處江安後,終於嘆息一聲:“就地駐紮!”
卻說這袁錦江得到的命令,並不是渡江作戰,而是在這裡看住安陽的大軍,防止安陽大軍繼續南下。順帶等待從南陽郡過來的援軍。
屆時雙方合併,二十萬精銳共同渡江、多線突擊,必然能一舉衝過封鎖。
被動等待不是一個好選擇,這會延誤戰機,讓北方袁忠手下的十萬精銳死傷慘重;但此時此刻也只能等待。
但袁錦江終究是將軍,不是笨蛋、不會木然等待;卻是不斷地派人檢視、試探,甚至組織遠端攻擊,就算不能探查虛實、也要儘量的消耗陣法。
袁錦江就這樣和嚴正清隔著江面展開戰鬥。袁錦江這裡有強弩、有神弓手、有少許金丹期和少量築基中後期的高手瘋狂地攻擊。而嚴正清那裡有火炮、有狙擊槍,也會給予猛烈地回擊。
袁錦江在等待南陽郡的援軍;而嚴正清也在等待安陽的軍事佈置。暫時對嚴正清來說,封鎖江面的時間同樣是越長越好。(未完待續。)
第二五五章 東方會戰,3
對峙的氣氛總是緊張到爆表,誰都不敢有絲毫的放鬆。嚴正清面色嚴肅,隨時關注防守的情況。
袁忠、袁庸預料到南陽郡會派兵增援,嚴正清自然也預料到這種情況、也在等待南陽郡的援軍。
時間一點點過去,雙方隔著江面攻擊,卻也各自有所死傷;尤其是袁家方面死傷不少,畢竟安陽這裡可是有火炮的。
等待中,忽然有士兵捧著一支箭矢走來,箭矢上方插著一封書信,這是天空中飛行器傳來的訊息。高高飛在五千多米高空的飛行器,是最好的偵查手段。
信的內容很簡單:西南方發現南陽郡援軍,估計有十萬之數,延綿十里,行進速度約12到15公里每小時。現在南陽郡援軍處於龍山鎮和三山鎮之間。
嚴正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