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第2/4 頁)
陽邊界後,直接發難,將有很大的可能成功。
我們不要攻擊全部安陽,只要攻擊安陽現在的副都定山城就好。只要打下定山城,或者是逼著定山城投降,就足夠了。而後以定山城為界限,定山城北方依舊歸李賢管轄;定山城南方,歸我們管轄。
如此,還能打通呂梁郡和帝都武陽郡之間的聯絡,有利於陛下掌控武陽郡、掌控大夏國。當然,也能打響陛下的名聲。”
李賢、許仁等人絕對不會想到,袁昭不僅沒有勸阻,反而出主意了;雖然有勸說,但更多是教唆,還出謀劃策,指導新皇帝如何戰鬥。
袁昭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很簡單,如果成功了固然好,消滅安陽這個大敵;如果不成功,遭受挫折的皇帝更容易掌控!
袁昭的心思,也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和王家是一個心思;而要想這樣做,最好要一個軟弱的皇帝才是最好的。三皇子那個偽皇才僅僅只有12歲,完全被王家捏在手中。
而袁家要想捏住這心思頗多的新皇帝,需要一場“失敗”,讓新皇帝遭受失敗、遭受挫折,才更有利於掌控。
實際上,失敗的可能性很大;就算成功了也會損兵折將;如此,新皇帝就必須依靠袁家立足。
但就在隊伍還沒有抵達安陽郡的邊界時,後方就有快馬敢來,“大皇子也入住皇宮,登基稱帝了!”
什麼!
袁昭等人一驚,這大皇子還真是一個……心急的實在人啊。不過,這對袁昭的計劃影響不大。
…………
安陽,一架飛機緩緩降落,為安陽帶來了最新的訊息。
李賢立即召集“群臣”開會。
“王家敗退,裹挾三皇子夏廣、偽皇逃竄。”
“二皇子、太子夏殊得到南陽郡和松州郡擁護,登基稱帝,緊接著就離開武陽城,大軍浩浩蕩蕩向東方而來。目前大軍紀律嚴明,恐怕來者不善。
另外二皇子登基後就將孔家給賣了,冊封三皇子為‘文王’,負責範圍包括孔家所在的南陽郡。”
“大皇子夏旭,在二皇子離開後,重新入駐武陽城,並同樣舉行登基大典。大皇子的登基大典更加隆重,並宣佈二皇子膽小怕事、放棄帝都,有失帝王身份;三皇子未成年,沒有資格繼承皇位。”
這三條資訊,讓李賢、許仁等人都沉思許久。李賢嘿嘿一笑:“真是現世報來得快。
先前,孔祥過河拆橋,將袁家趕出帝都。現在二皇子也過河拆橋,將孔家所在的南陽郡封給三皇子。
二皇子前腳走,大皇子後腳登基稱帝。如今一個國家竟然有三個皇帝,數個割據政權,嘿,有意思,好一鍋亂粥。”
許仁這時候忽然說道:“少爺,機會來了。”
嚴澤安也起身:“少爺,有三皇子之亂,我們可以稱王、而不登基稱帝。少爺以後需要以‘安陽王’的身份露面了。”
周圍眾人紛紛起身勸進。尤其是那些商人代表,最是積極。
李賢轉頭看向凌志風,“如果現在稱王,是否會有危險?”
凌志風當場拿出工具占卜,許久後終於得出一個結論:“中上籤,達不到最好效果,但也不會帶來災禍。”
“只是中上籤?”李賢有點不滿意。
李元明立即表示:“少爺,已經很好了。正所謂亢龍有悔。在大勢面前,中上籤才是最好的,才是最不引人矚目的。如果是上籤、或者是上上籤,反而會引起別人的注意,最終物極而反、好事變壞事。”
李賢緩緩點頭,“那好,取出兩份聖旨來,我封自己為王,夏青青為王后。”
許仁又起身補充:“稱王后,立即刊登資訊,讓安陽人盡皆知。另外,通知前方的北辰玉卿,做好軍事部署,防止二皇子、新皇帝突然發難。
還有,通知鎮守南方的嚴正清,防止東原郡和南陽郡忽然聯手攻擊我們。必要的時候,可以且戰且退,以空間換取時間。”
一條條命令下達,當命令傳到前方北辰玉卿手中的時候;新皇帝帶領十萬精兵、三十萬百姓,浩浩蕩蕩返回安陽。
雖然這場戰爭中,二皇子、新皇帝損兵折將,但依舊號稱十萬大軍;加上從武陽郡裹挾來的百姓,更是浩蕩,隊伍延綿足有百里。
“如此大軍,如此百姓,必然能戰勝安陽!”剛剛登基的二皇子信心滿懷,“愛卿(袁昭),你說讓所有的百姓都舉起旗幟,冒充軍隊,會不會將安陽嚇得屁滾尿流?”
這是什麼騷主意!袁昭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