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4/4 頁)
李賢知道,無論是張全還是袁昭,都不相信自己能夠在年前紡織兩萬匹布出來,而讓他們相信的最好手段,就是讓他們看看紡織工廠。
老實說,讓別人看紡織工廠,李賢也是做了很多考慮的。無論如何,現在四人還是合作關係,甚至至少未來的五年內也會是合作關係,既然如此,自己就需要“取信於人”。而這紡織機,以及低端的發動機技術,李賢更明白無法長時間保密;既然如此,不如自己主動公開,趁機獲取最大利益。
再說,紡織機械是技術含量最低的,讓他們看看也就無所謂了。別的廠房大門早已經關閉,關門生產去了。只敞開了紡織工廠的大門。
材料等自然有人去收拾,這樣的小事情李賢等人是不用去關心的。
李賢帶頭,許仁負責講解,五人一起參觀了紡織工廠。之所以讓許仁講解,是因為李賢害怕自己一得意就將不該說的說出來;而許仁絕對是一個合格的謀士,每句話都是點到即止,讓張全三人驚歎、理解,卻又不讓他們得知更多的。
“這就是工業的力量嗎?為什麼要叫工業呢?”袁昭看似隨意的一問。
李賢嘿嘿一笑,“工匠的發家大業,簡稱‘工業’,所以這裡也叫做‘工廠’。”
正在給幾人介紹紡織機械的許仁嘴角一抽:少爺你又在忽悠人了。
最後,上官勇、張全、袁昭站在那第一臺聯合紡織機前面發呆。看著機器轟鳴,看著布匹好像是瀑布一般“流出”,心中的震撼可想而知。
張全最先看向李賢,“賢弟,這機器賣不?”
張全發問,上官勇也站轉過頭來,只有袁昭還在好奇的圍繞紡織機看過來看過去,還捻起布匹看看質量,似乎毫不關心。
李賢自然早有準備,聽到張全發問,只是說了三個字:“有點貴。”
李賢的意思很清楚:可以賣,但有點貴——你要做好心理準備!
賣布當然賺錢,但最賺錢的卻是賣機器——這才是李賢的打算之一!布匹只是產品,而紡織機卻是真真切切的搖錢樹。
科技含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