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第3/4 頁)
聞中的許真人鎮壓於寒井之中的神通孽龍,只是時日長久,滄海桑田,被四股劍氣磨去了鋒銳,不過即便是一縷殘魂,但也是昔日神通法境巔峰的孽龍,對付幾個陰玄境的小傢伙還是不成問題的,因此一擊誅殺兩個極惡魔宗的精英弟子也非是什麼難事,但也正因誅殺了兩個陰玄境的魔宗弟子,因此,鎮壓於水底四股劍氣迸發,一下子要了那孽龍殘魂之命,偌大的劍煞之氣自動尋主,當時就入了易流雲的體魄。
說來也是易流雲命大,他的筋骨血脈被天桑木以及鯤鵬精血改造過,可謂堅韌無雙,煞氣入體,一時竟然沒能要了他的性命,待易流雲從昏厥中醒來,趕緊梳理煉化,總算是將劍煞之氣勉強壓制住。
正所謂好事逢雙,易流雲不僅誤打誤撞的得了劍煞,而且腦海之中還莫名多了四部劍典。
第116卷 第924節:第二百四十三章天道雄壇 (2)
說是劍典,其實就是昔日許真人的四道劍氣,這四道劍氣名為“點”、“破”、“落”、“卸”四劍勢,一旦研習煉化功成,簡直不下於一門無上級的神功。
但以易流雲如今的修為,莫說是煉化,連研習的實力都沒有,只能藏於腦海之中,只待他日實力足夠了開啟。
得了蜇龍煞氣,易流雲自然開心,本想趕回獵魔司煉化修行,可此時卻收到獵魔司的來信,讓他速回天道壇,有大事相商。
獵魔司的玄點符便是往來傳遞玄念之物,易流雲接受到這一道玄念,當即火速趕回了天道壇。
回了天道壇,青教頭便告知他,壇主要召見他。
於是易流雲便上了山巔,與其餘諸人等待攀上天道壇的時機。
其實這天道壇乃是昔日太古第一宗門神宗鎮壓天地氣運的十大分壇之一,神奇無比,此時五人等了半個時辰,終於風霧散開,山巔虛空之上,逐漸衍生出一枚枚方形的玉石,這些玉石長有一丈,寬不過一尺,懸浮而立,極有層次感的依次疊加,層層向上堆積,一直衍生到虛空的盡頭,那一座巨大的圓形建築之上。
就象是一座通天的玉石天梯。
“走!”獵魔司司長當先邁步,一步步邁著天梯而上,步伐沉穩。
青教頭轉身看了三人一眼,點了點頭,也尾隨而上。
三人緊跟其後。
這懸浮於空中的玉石階梯足有近十萬枚,五人又不能縱飛而上,只能以步代行,疲累倒不覺得,只是這步行實在是讓易流雲牙疼,他已習慣了飛縱來飛縱去、瞬息千里的快感,此刻讓他以步代行,且行途漫長,實在是了無趣味。
更要命的是,往常能於意識深處解悶聊天的陽傀也藏匿的極深,根本不見了蹤影。
這是天道壇,整個東方修玄界最強的宗門東海玄靈宮把持的地方,高手如雲,一旦被窺破行藏,陽傀的身份暴露,對易流雲有弊無利,大家都是修玄的,都明白底牌還是不要輕易被人察覺的好,因此,陽傀藏的死死的,斷絕一切與易流雲之間的聯絡。
估計足足行了半天的光景,這才入了天道壇,抬眼見到天道壇的一瞬,易流雲還是被其雄渾瑰麗的造型給震撼了。
這是一座類似於北京天壇般的奇偉建築,大殿呈圓形,直徑數千丈,殿高百丈開外,是一座有鎏金寶頂的三重簷的圓形大殿,殿簷顏色深藍,是用藍色琉璃玉鋪砌的,因為天是藍色的,以此來象徵天道。大殿不同於尋常玄道建築的出色之處在於殿身是用二萬零八根混金大柱和三千六十塊黑曜玉互相銜接的榜、桷,支撐著三層連體的殿簷。這些大柱有不同的象徵意義:中央四柱叫通天柱,代表四季;中層十二根金柱,代表十二個月;外層十二根簷柱,代表十二時辰;中外層相加二十四根代表二十四節氣;三層相加二十八根,代表二十八星宿;加柱頂八根童柱,代表三十六天罡;寶頂下雷公柱,七十二混金大柱代表七十二地煞,而中央殿堂之上,則豎立了一塊混金的十丈方圓的大匾,名曰天道壇。
第116卷 第925節:第二百四十三章天道雄壇 (3)
三人入了大殿外側,站立於殿堂之上身披雲霞的武士便吶喊一聲,“獵魔司司長李漢典及坐下弟子到!”
聲音層層蔓延,不需人傳遞,自然能夠傳達於大殿之中,不久之後,武士微一點頭,五人便魚貫而入。
大殿之中一片肅然,金碧輝煌到了極致,左右空曠,只有三個人站立其中,易流雲心細,掃了一下那三人的佩戴玉符,色澤青墨,於自身攜帶的血色玉符有些不同,當即就明白這是鑑察司的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