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各種技法之中融合貫通而成。
雷霄劍訣對應天地人三大階段,也分天地人三綱,其中人間篇——人間俠客行也分六層,對應六大境界。
前一部分奠基的部分,脫胎與上古時期的人間遊俠,與凡人的劍法區別還真不大,但每一層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劍客階段鍛體,普通的武技只能無腦的提升**強度,而姚先的雷霄劍訣第一層,慧心劍,卻另闢途徑,別出心裁。
它可以在提升使用者的**技能的同時,開目明智,大幅提升腦域開放度和悟xìng,降低今後修煉的難度,同時,給予使用者使用低階道法的可能。
雖然短期見效不大,但對於需要長久修行的修行者來說,意義極大。
這本是上古大儒畫聖白秀之的獨門絕藝,原名立德明禮千文經,卻被某劍仙習得後,還無恥的改名後收入自己的劍訣大綱。
劍師階段學藝,即以體為基,外習劍藝,內修道基。
這階段,大部分武者,都開始學習擊技武技,而為了爭奪珍貴的修道資源,往往傾向與威力大、殺傷力強的劍技,以提升自己的戰鬥力。
但姚先的雷霄劍法第二層卻反主道而行,和其他種類繁多,技巧紛呈的劍法不同,姚先的劍訣反而化繁為簡,把原本的複雜繁瑣劍技化作了砍、劈、刺、挑、掃、移步、碰撞、御力等基本動作。
第二層的口訣全文都是各種基本技巧和基本技巧的組合,整個階段都在研究最適合自己的技巧組合,這第二層就成為地地道道的劍道修行,完全的非實戰化了。
這反而是他自己在不斷戰鬥中摸索出來的經驗,與其是追求華麗的技巧和絕殺,不如先練好基本動作,所以,對於戰鬥莫名狂熱的戰鬥劍仙,卻有了無法用於戰鬥的奠基劍技——問心劍。
這自組劍技,雖然繁瑣,短時間內也形成不了戰鬥力,剛開始練的時候的確弱的出奇。
但到了後期,卻有無窮的潛力,姚先自創的無法實戰的問心劍,卻被上古劍仙們評為十絕劍之一,他最大的優點,就是每個人打磨出來的劍術必然不一樣,但卻都是最適合自己的技巧,一旦擁有,終身受用。
於是,這雷霄劍訣前兩層慧心劍、問心劍都成了打基礎的、著眼長遠的奠基劍訣,修行速度異常緩慢不說,實戰能力那就爛的無邊無際了。
“基礎打的牢好處的確多多,但弟子若都在這階段掛了,我這做師父的也太丟人了。”
於是,針對這種情況,在第三層,姚先就選擇山寨了峨眉劍派出名的無形劍決,那無影無形的純粹的殺傷xìng劍訣,正好彌補前劍訣兩層威力不大的缺憾。
“以無聲無息的無形劍氣為基石,練到高深,還可以幻化無影無形的銳利無形劍,完全是殺人滅口,打家劫舍,暗算偷襲的上品呀。把這無形劍當做鎮派之寶,峨眉劍派平時肯定壞事沒少做。”這是姚先選擇無形劍劍訣作為道基養氣的緣由。
這多虧是底子厚的離譜,且技藝繁多,到處偷學絕藝的姚劍仙,換個人這樣東拼西湊,不怕自己練死才怪。
事實上,姚劍仙原本教的的幾個弟子兼試驗品,的確都把自己練的暴斃了,這把弟子當試驗品的事情傳開過去了,也再次壞了他的名聲。
於是,就算後來姚先完善了功法,修訂完善了劍典,名氣和本事都不小,但一直都沒收到幾個徒弟,沒立起宗派。
無他,名聲太臭,沒人敢學。
言歸正傳,如今的姚先,深明基礎打的牢,才走的遠的道路,對於打基礎的前兩層,那是一點都沒打馬虎,慢慢打磨,細心雕琢。
十年鍛體開智,十年推演組合劍技,雖然是重修,他可是一點都不敢馬虎。
為了今後有更好的發展基礎,姚先甚至反覆壓了進度,刻意延長了打基礎的時間,若不是發現這世界並不想想象的那麼安全,他甚至打算再花上二十年打磨基礎。
“這重修,雖然苦悶乏味,但體悟多多,或許,只要再開創一條路,這次,我就可以突破卡了千年的羅浮上仙境,真正進入最高層次。也是,那北極大帝和佛尊老兒,那個不是數次轉世投胎,或許,我差的就是這麼一點坎。”
如今的他,才剛剛進入人間第三境劍豪小成(五級),連掌握無形劍氣外放,都才是上個月的事,若不是實戰經驗豐富的離譜,根本就不可能輕鬆擊殺相當於四境劍尊小成(六級)的崔立。
“嘛,反正基礎也打的差不多了。現在,可不能在慢慢磨了,要想方設法迅速進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