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流望月”破了辜滄海的“天羅星漢掌”,廢了辜滄海半邊功力,才把混元教餘眾逐出中原,但辜滄海也被他的左右護法幽冥雙煞救走,未能斬草除根。戰後遊任餘放舟回蓬萊,再也沒有踏足中原了,十八年前的江湖大戰就這樣了結了。”
說完,眾人陣陣稱奇,無不為遊任餘的俠義所折服。突然,那個蜀地口音又響起,“上次大戰距離現在,十八年過去了,那混元教會不會再來一次?”眾人一聽,頓時安靜了下來,等著莫北望回答。
莫北望陷入了沉思,其實十八年前的正邪之戰沒有結束得那麼順利。遊任餘雖然最後以一招“逆流望月”破了辜滄海的“天羅星漢掌”,但遊任餘畢竟已過花甲之年,功力不復壯年,力戰三天之後畢竟氣力不濟,“天羅星漢掌”憾山破石的掌風,也擊破了遊任餘的守勢“中流砥”,令遊任餘身受重傷,經脈俱裂,命若遊絲。大戰後七大門派延請江湖神醫“一劑還魂”薛鵲為遊任餘診斷,薛鵲用金針鎖住遊任餘的心脈,保住了遊任餘的命,但由於經脈斷裂,真氣渙散,如果不能及時續脈固元,遊任餘的一身功力怕是從此要廢掉了。當時薛鵲開出藥方,天下只有三種藥丸可以幫助遊任餘恢復功力,一個是長白山天池觀的“熊膽虎筋散”,一是天山聽音宮的“雪蓮玉露膏”,以及唐門的“九元還神丹”。唐門毒藥獨步天下,對萬物藥性的瞭解自然獨到,唐門製造的“九元還神丹”具有凝神續脈、起死回生的功效。薛神醫推斷,以遊任餘的年歲和傷勢,要完全恢復功力,需要每月一丸,再用內力催化,藥養和修煉的方法,可以在二十年內續脈歸真,氣回丹田,萬流歸海,甚至功力能更上一層。
天山、長白山遠離中原,尋藥不便,當時時間緊迫,只有尋求唐門幫助一途。七大派掌門聯合前往唐門求藥,提出向唐門買二百四十顆,唐門根本無意捲入中原和西域的武林紛爭,也不願意珍貴的“九元還神丹”外傳,但七大派的勢力和影響不容小覷,最後唐天引以“九元還神丹”製作不易為由,答應以兩年為週期,每次提供二十四顆“九元還神丹”,分十次提供全部二百四十顆。但唐門也提出了交換條件,唐門知道每年漕幫有一趟由西南滇地向朝廷運輸的貨物,是西南地界開採出來的十分珍貴的鎢金礦石,交付給朝廷的冶煉局鍛造兵器,唐門提出每兩年要一駁船這種鎢金礦石來交換“九元還神丹”。
七大派知道唐門要這鎢金礦石為了鍛造暗器,如果讓唐門得到這種礦石,將使唐門實力更上一層,但當時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唐門與中原各門派也沒有太大仇隙,於是七大派只有轉頭求救於漕幫總瓢把子喬力,漕幫雖然是跑船運的幫派,但是在江湖上走動多,也算是江湖中人,喬力自然也要給七大派面子。這就是漕幫介入這場正邪之戰的肇始,也是現在莫北望來到蜀地的原因,他負責押運最後這一趟鎢金給唐門,並換回最後二十四顆“九元還神丹”,由水路趕至東海之濱,必須在驚蟄時節之前,交給等待在那裡的蓬萊島來的“採芝舫”。
由於鎢金礦是朝廷嚴格控制的,因此偷運一船鎢金礦是需要冒很大風險的,所以知道這事的人很少,只有喬總瓢把子和身邊幾個親信知道,當然還有漕幫西南堂口的堂主,然後就是莫北望知道。至於漕幫為什麼要淌這趟渾水,除了七大派的面子之外,主要還是為了自己的幼子喬晚。七大派和遊任餘知道辜滄海雖然大傷元氣,但傷不致死,二十年內就可以恢復功力後捲土重來,遊任餘傷勢太重而且年事已高,如果辜滄海捲土重來,中原武林恐怕再無人可匹其敵。因此七大派希望遊任餘能在中原武林中遴選幾名天資聰穎的少年為徒,跟隨遊任餘東渡蓬萊島,由遊任餘傾其畢生所學而授,希望二十年後這些少年學有所成,幫助抵抗辜滄海及混元教徒。當時挑選了少林寺淨嚴小和尚,武當派大弟子凌步青的長子凌雲鶴,峨眉山慈林師太的關門女弟子沈輕雲,華山派掌門宗無極的嫡孫宗伯駒四個幼童,喬力答應幫忙運送鎢金礦石,但希望遊任餘同時收下自己的幼子喬晚,七大派和遊任餘知道喬家的武學和漕幫的勢力,因此答應了下來。這也成為莫北望十次進入蜀中的起因。
想來這五個幼童也都長成二十四五歲的青年了,不知道武藝達到什麼樣的境界了?能不能肩負起抵禦外邪的江湖重擔呢?
莫北望還陷在往事中,突然門被開啟,伴隨一陣寒風進來一個皂衣勁裝青年,二十來歲,身材挺拔,虎背熊腰,劍眉朗目,顴骨突出,臉腮留有胡茬,雖談不上英俊瀟灑,倒也相貌堂堂,英姿偉岸,揹負長劍,隱隱有豪俠之氣,只是渾身風塵僕僕,眼中佈滿血絲,看得出經過一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