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部分(第3/4 頁)
,但誰都不認為此時耶律阮該稱帝,因為此時耶律阮稱帝似乎太早了,有些不妥。在眾人心中,耶律阮應該是在擊敗述律平、耶律洪古後,回到上京臨潢府(注1)後,這樣才顯得名正言順。更何況現在耶律德光還停屍在鎮陽城,還未運回上京舉行大葬,這麼快就迫不及待地稱帝,吃相也未免太難看了點。
耶律阮也呆了一呆,他雖然很想當皇帝,但也沒想過現在便在鎮陽城稱帝,略一思索,開口問道:“李將軍,你提這個建議,可有什麼想法?”
“我會有什麼想法?”李風雲心中暗道,“你若稱帝,述律平那老妖婆不跟你打起來才是怪事,這就是我的想法!不過,這話我可不能對你說。”
眼珠一轉,李風雲道:“我之所以勸說陛下立即稱帝,當然是有原因的。
第一,述律平現在佔據上京,又有皇太后的名份,耶律洪古又是名正言順的皇太弟,天下兵馬大元帥,無論從哪方面講,陛下現在在道義上都是處於劣勢,低述律平、耶律洪古一頭。陛下若不主動出擊,扭轉這一劣勢,那麼陛下麾下的將士面對述律平、耶律洪古之時,未曾交戰,自覺理虧,氣勢就弱了三分,難免有所畏懼,縮頭縮腳,難以施展手腳。
陛下一旦稱帝,這種差距就不存在了,陛下乃遼國的皇帝,真龍天子,而述律平不過是遼國的太皇太后,耶律洪古更只是遼國曾經的皇太弟,地位已經不如陛下。陛下麾下的將士面對述律平、耶律洪古之時,就完全可以理直氣壯。
第二,人人都有先入為主的想法,本能地會將先稱帝之人當做正溯,而將第二個稱帝之人當做叛逆。
陛下現在若不稱帝,等到述律平想明白過來,先行立耶律洪古為帝,那時形勢將會變得更為被動,對陛下更為不利。相反,陛下若是搶先登極做了皇帝,情況就大大的不同了,到那時,陛下才是真正的皇帝,而耶律洪古才是叛逆。”
耶律阮眼中精光攢動,緊盯著李風雲,頗有意味地問道:“李風雲,那第三又是什麼?”
李風雲心中一驚,暗道:“難道被他看穿了?老子一時急智,胡亂瞎掰了兩條理由,哪還想得出第三條來?”
注1:中國古代的上京有三個,遼國的上京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左旗林東鎮南。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於918年(神冊三年)開始興築,初名皇都,926年(天顯元年)擴建,938年(天顯十三年)改稱上京,並設立臨潢府,為遼代五京之首。
………………………………
第五百八十一章 登極
李眾人一齊望向李風雲,李風雲支支吾吾地道:“第三呀,第三嘛……”正較勁腦汁想辭,忽然看見耶律安摶數步走了出來,施禮道:“第三,也讓營中的眾將士,有了希望。從龍之功,功莫大焉,滿營將士,又怎會不用命?有了這個名義,大遼國內的忠義之士必定爭相景從,即便是首鼠兩端之輩更加高看殿下一眼。
當年人皇王是太祖陛下欽立的太子,本應該繼承大寶,成為大遼的皇帝。只因太皇太后從中阻擾,違抗聖命,人皇王為了避免契丹內亂,這才不得已走避中原。
殿下是人皇王嫡出長子,現在替父將皇位取回,有何不妥?簡直是名正言順、順理成章,正合大遼臣民上下的意願。
李風雲出的這主意,的確很高明呀!”
說罷,一抖衣袍,跪倒在地,叩首道:“臣耶律安摶墾請殿下早登大寶!”
“這……孤王這樣做合適嗎?”耶律阮沉思片刻,瞄了一眼四周的將軍與大臣,問道。他倒不是不願意當皇帝,只是看透了李風雲的心思,不希望讓李風雲如願罷了。不過細思李風雲建議,也不得不承認,李風雲的主意也的確有其道理,不能不說是一招妙招。他與述律平、耶律洪古之間的矛盾恐怕很難善了,這一場仗,總是要打的,既然如此,早打晚打又有什麼關係。不錯,事出突然,他現在還沒有完全準備好,可是這也意味著述律平、耶律洪古同樣沒有準備好。
如果真的等述律平、耶律洪古準備好了,平息了朝中的爭論,真的讓耶律洪古搶先一步登上了皇位,成了大遼的皇帝,那時耶律洪古就能以天子的名調動各部族的力量,來剿滅他們了。
他手中雖然握著十六七萬雄兵,但是跟整個遼國比起來,仍舊是顯得十分單薄。要知道草原上的部族,每個能上馬的牧民,都是驍勇的戰士。大遼就算不算燕雲十六州的兵力,召集一兩百萬牧民組成大軍還是不成問題,更不消說附庸在大遼羽翼下的那無數部族。
一兩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