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3/4 頁)
這才將你作為替色鬼。”
華平倒吸一口涼氣,道:“你是說……”
蘇拙道:“不錯,能夠在軍中府庫做上手腳的,最大的自然是右武衛大將軍。其次還有監軍、長史、都督等等。而這些人可都不好對赴啊!”蘇拙微微一笑,又反問道:“華平,你想將這件案子查到什麼程度?若是沒有堅定心性,我勸你適可而止吧!”
華平一愣,隨即雙目一瞪,透出無比堅決的光彩來,說道:“原本我對此事已經心灰意冷,可是既然再回到長安,我便非要將這件案子查個一清二楚。就算幕後那人是大將軍也罷,我也要為自己討回一個公道!”
蘇拙也深受感染,道:“既然你有此心,我便放心了。如果我沒猜錯,被侵佔軍銀的並不會只有你們。因為二百一十五兩紋銀,對於偏將以上將官來說,並不是一個大數目。而且按照律法,只要貪沒軍銀,就是發配砍頭的罪名,私吞百兩也是罪,吞千兩也是罪,他何不多佔一些?因此他會將這筆數目分攤到幾家。你明日去檢視檢視,看還有哪一隊有人因銀餉不足而發牢騷的。”
華平點點頭,道:“不過各隊所駐之地不同,要一一打探,恐怕要費些周章。”
蘇拙道:“不急,正巧我也碰上一件案子,需要兩天時間來想。”
華平立馬明白過來,笑道:“原來桌上那首詩就是你碰上的難題!”
蘇拙點點頭,將今日發生之事簡略講述一遍,最後嘆道:“這件案子看似沒什麼玄機,但就是這首詩有些奇怪!”
華平也有些奇怪,道:“照你所說,這首詩是死者留下的血書,那他為何不直接寫下兇手的名字?卻要如此大費周章,拼出這麼一首詩,他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
蘇拙搖搖頭,沉吟道:“一定有什麼線索是我沒有注意到的……”他閉上眼睛,彷彿再度置身於那間書店。屋內一片狼籍,書架被翻得亂七八糟,書籍扔了一地。死者趙言就在蘇拙面前,雙目眥裂,滿臉驚恐。可是他口中被堵,只能從喉中發出“嗬嗬”的低喘聲。
那名兇手隱在陰影中,看不清面目,突然提起手中鋼刀,對準趙言胸口直刺而下。兇手嘴角露出殘忍微笑,這一刀直透心房,趙言必死無疑!
蘇拙猛地睜開雙眼,脫口道:“原來是這樣!”
(求收藏,求推薦!)
第四卷 唐詩殺人 第四章 一波未平
蘇拙知道案子沒解決,劉問天一定還會到西市趙言的書店去。第二天一早,蘇拙便趕了過去,果然屋裡已站著許多人,劉問天正在其中。
劉問天一見蘇拙,臉上喜色一閃,迎了兩步,道:“蘇公子,來得這麼早啊?是不是對這案子有了什麼想法?不妨說出來,看看與我是否不謀而合。”
蘇拙微微一笑,進屋環視一週,見屍體雖已抬走,但屋裡還保留原樣,並沒有動過。他向眾人道:“昨夜我細細想過,這件案子也許並不像我們昨日看到的那般。首先,兇手進來後,並不是直接殺死了趙言,而是將他擒住,以繩索捆住了他的手腳。這一點只要回去檢查屍體手足的勒痕,就可以確定。”
“在控制住趙言後,兇手在書架上翻找,故意將書架上書隨意丟棄,造成一種劫財的假象。你們看地上這些書,朝上一面幾乎都濺上了鮮血。若是殺人後再如此做,那這些書只會在朝下一面浸上血跡,不會在書面留下這麼多血。兇手如此做,就是為了掩飾他的真實意圖,那就是想找到一本書!”
劉問天打斷他,道:“書?什麼書?他幹嘛要找書?莫非那本書價值連城?”
蘇拙笑著搖頭,道:“我昨日已經說過了,兇手不是為財。而且就算哪一本書價值不菲,也不會放在這種書架上了。兇手是為了將這本書燒燬!”
旁人一愣,不明白蘇拙所言何意。蘇拙解釋道:“你們看,屍體所趴之處有一堆灰燼,是紙張燒過留下的。而昨日我發現,死者胸口的衣服有輕微燒焦的痕跡。這說明兇手是在死者面前將這本書冊燒盡,而後殺死了趙言。其時火堆還有餘溫,屍體倒在火堆上,便會留下那樣的痕跡。”
劉問天終於明白過來,疑惑道:“兇手為何要這麼做?”
蘇拙道:“只要找出兇手燒的是哪一本書,也許就能知道兇手為何要這麼做了……”
站在一邊的孫小六忙上前道:“我這就去查查!”
蘇拙點點頭,道:“第二個疑點,就是這首詩。昨日我們看到這首血詩,自然而然會以為是趙言留下的,可是這卻有幾個問題。我發現,趙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