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頁)
嘲地笑了笑。
“什麼時候開始喝的?”楚言之的語氣恢復平靜。
“很久以前了。”
很久很久以前,在他離開的那個晚上。
葉喬隱約聽到他嘆了口氣:“當時不是叮囑過你,在外千萬不要拿酒杯麼?”
他不提還好。葉喬一聽這話,猛地抬起頭,直直看向了他的眼睛,楚言之一愣。
“這都多少年了。”她語調緩慢,語氣低沉,毫不躲閃地和他對視,“你該不會以為,我還不會喝酒吧?”
一向對什麼事都應付自如、鮮少被人嗆聲的楚言之就這麼站在那裡,看著她略帶嘲諷的眼神,久久答不上話來。
她的保姆車在恰好這個時候出現了,於是她丟下一句“再見”就上了車,沒有再回頭看一眼,有一種終於將心頭瘡肉割掉的疼痛與快意。縱使知道一刀下去就是血肉模糊,卻也不帶半分猶豫。
可是,真疼啊。
作者有話要說: 在外不端酒杯,是我媽從小叮囑過我很多次的。所以我除了在家喝過米酒紅酒,至今在外面連啤酒都沒喝過,一律對外稱自己不能喝酒(也許是真的,反正沒試過)
當然我這太極端了,很多朋友都說這豈不是少了人生一大樂趣,但是因為我是真不覺得酒好喝(因為沒喝過),所以不覺得可惜。當然喜歡喝酒的小夥伴們還是可以適當和朋友喝的。但是確實在外面要儘量少喝,尤其是女生,不僅是對身體不好或是失態的問題,而是很多時候意外難防,謹慎些好。過多的酒精實實在在能讓人神志不清,除非身邊真的有能保護你照顧你的人,女孩們在外一定注意適度。
噗,感覺自己突然變身囉嗦的大媽了O(∩_∩)O,大家看文愉快。
☆、第9章 隔岸花分一脈香
《醉風塵》劇組開放媒體探班的那天,葉喬只有下午才有戲,因此姍姍來遲。
等她化好妝,那邊臨時作為採訪區的角落已經架起了長/槍短炮,李導、孔子祺和女二號鄭如雪都已經準備好,看起來只等她了。
果然,她一過去,大家都是一副“終於可以開始了”的樣子,孔子祺和鄭如雪兩個人都站起來迎接,非要請她坐中間。葉喬一邊道歉說來得太晚讓大家久等了,一邊笑著接過話筒坐下,點頭示意可以開始了。
這種媒體探班的採訪一般形式都差不多,先問一些跟劇有關的問題,再慢慢延伸到明星個人。所以一開始的問題都是圍繞著他們飾演的角色個性、三個人角色之間的關係以及對戲過程中的趣事。
鄭如雪是個非常聰明機靈的姑娘,雖然看得出在拼命爭取說話的機會,即使問題是對孔子祺和葉喬提的,她最後也會幫著補充幾句。但她語氣輕快、開玩笑有分寸、言語間都在突出兩位主角的優點,所以並不顯得多嘴。
有記者還問到了原著作者洛晴天來探班的情況,李導笑說這個在洛晴天的那條長微博裡寫得很詳細,而且最後等拍攝結束,還會劇組專門出一段拍攝花絮,到時候裡面也會有這一段。還用神秘的語氣說了句敬請期待,大夥兒都跟著捧場的笑了。
而這邊剛問完洛晴天探班,那邊又冒出一個記者直接向孔子祺提問:“那我想請問孔子祺,聽說楚言之老師前一陣子特意來探你的班,是真的嗎?他為什麼會來探班呢?”
驟然聽到這個問題,葉喬都跟著一愣。不過想來既然楚言之那次來探班是大大方方來的,既沒遮掩也沒讓人保密,那麼傳出去也是正常的事,看來也是終於有意要對外公佈他和孔子祺的關係了。何況這也算是個宣傳點,要知道楚言之出山探別人班,這還是第一次。
孔子祺也似乎沒料到會被問到這個,不過很快反應過來,鎮定地回答:“楚言之老師是我的同鄉和師兄,也是我非常敬重的前輩。這次探班其實是因為我在拍攝幾場戲的時候覺得不是特別順利和滿意,而言之哥原來對於這樣的戲非常有經驗,所以就想請他來指導一下。剛好他這陣子都在江城,而且和李導、葉喬姐之前也都認識,於是那天就來片場了。”
“所以你和楚言之很熟是嗎?”記者繼續追問。
“算是吧,我認識言之哥很多年了,不過他平時都很忙,也有很久沒見他,這次正好有空有機會才能見一面。”
那位記者還想說什麼,被另一位記者搶先問道:“既然楚言之跟幾位的關係都不錯,他的新電影《追影》很快就要上映,你們會去電影院支援嗎?”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實在沒有其他選擇,當然是回去看,難不成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