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2/4 頁)
——此時的電臺大都處於網路時代初的迷茫期,還沒有徹底向網路轉化,觸角還沒有那麼深遠。
但即使這樣,廣播所能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常巨大的。
要知道m國的私家車保有量是世界上最高的,開車聽電臺幾乎是m國人的一種習慣了。
所以於與非的這場新劇,迅速的先在司機這個團體中傳播開來。
【輕鬆搞笑、好看不貴】
廣告詞也沒什麼特別,倒是比較朗朗上口,也公佈了亨特小劇場的地址和預定電話以及新劇的名字——《流浪的小提琴手》。
比利是一名卡車司機,跑的是長途。
長途司機無論是在哪個國家,都是一樁辛苦活。
從內華達州再次回到加州,哪怕身體再好,也感覺有些身心疲憊。
《流浪的小提琴手》廣告他也聽了,開始他是沒什麼興趣的,但當聽到最那一句第一場次,三張價格七點七折,他不免有些心動。
戲劇在這個世界的地位並不低,平均票價是要高於電影的,介於【黑膠】的出現,低收入者一般都很少會考慮戲劇,而是直接去看電影。
但——
戲劇的魅力顯然並不在電影之下,很多人一年到頭還是會省出點錢,去看上一場兩場。
在m國,【黑膠】電影的價格,最便宜也要三十美元,稍微貴一點的,就得五十多,即使這樣,【黑膠】電影的市場還是處於飽和的狀態,很多電影如果不預定,幾乎就沒法拿到票。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電影就沒有爛片了,只是爛片相對而言要少不少。
爛片的出現,就給了戲劇機會。
因為戲劇或許有枯燥的,有無趣的,但卻極少有爛劇。
原因其實很簡單,無論是多麼窘迫的小劇場,十有八/九都會請一名正式演員鎮場子,劇情不好枯燥無味,但演員的功底放在那裡,再差也差得極為有限。
也因此,戲劇票一般都是電影票的兩倍,最少也得六十美元。
但極少有戲劇的票價會這麼便宜,大都是八十美元左右。
《流浪的藝人》廣告中說,第一場次票價是五十八,三張還有七點七折優惠,第二場次六十,三張打八點八折。
那幾乎比稍貴的【黑膠】電影票價也便宜。
比利對戲劇其實並不那麼在意,但是如果全家人都能一起去的話,妻子應該會很高興吧。
像類似比利這樣的司機大都是這樣的想法,出去時間久了,回來總想補償下老婆孩子,就是談女朋友的,也要藉此拉拉關係。
大多數看的,也是愛情片或是喜劇片,於與非這個廣告倒是對這個群體很有吸引力。
而且對於m國人來說,只要是開車一兩個小時能到的,都算不上遠。
何況花上一場電影票的錢,去看一場舞臺喜劇,這怎麼看都是非常划算的。
於與非其實還想去電視臺打一下廣告,但最終還是放棄,倒不是因為廣告費用太貴,而是有人阻撓,電視臺那邊的負責人始終是愛理不理的。
顯然想拍雪莉馬屁的人還很多,電臺顯然是一個盲點——雪莉那邊沒想到電臺,否則於與非能不能在電臺打廣告都得是個問號。
基於這個世界的電臺實在是不受重視,於與非這也算是撿了便宜。
接下來就網上的軟廣告了。
雖然網路的發展非常迅速,各個方面的技術也高於地球,但顯然演員的絕對地位,才是真正的主導力,因此輿論傳銷之類的,在網路上還只是有些苗頭。
於與非雖然一點也不精於此道,但大致的做法,他還是清楚的。
他第一時間想到利用的,就是神秘團的部落格,公佈了一個新的訊息,又有一份劇本出售了,並且明明的寫出購買方為亨特小劇場。
神秘團的部落格做這樣的事情,其實很正常,畢竟之前的所有交易,神秘團也都有公佈。
若不是如此,神秘團的部落格上還真不可能有現在的上幾千萬的粉絲。
而且神秘團的眼光也是公認的沒話說,無論選的是誰,哪怕是隻是二流的歌星,但出售的那首歌,就是出奇的契合那個歌星。
所以每一次的神秘團釋出訊息,在網路上而言,都是一件不大不小的訊息。
不大是因為,神秘團訊息的釋出已經是常態,似乎並沒有什麼太值得在意的地方。
不小是因為,神秘團的粉絲數量著實不小,而釋出的訊息又和今後的影視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