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2/4 頁)
忠心於整個大興朝。也正是因此,在他發現先帝承光帝竟是放棄了朝廷律法而是在用丹藥來對付臣子時,才會對先帝大失所望,進而同意彼時還是太子的承寧帝的要求,幫明顯年少聰慧賢明的承寧帝繼位。
同樣的,若此時的承寧帝是個真真正正的昏庸之人,說不得左丞相在發現更出色的攝政王打算架空承寧帝的時候,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隨攝政王去。反正,只要大興朝的百姓能受益,誰做那個位置,掌那個權力,又有何要緊的呢?
偏偏左丞相是看著蕭無塵和蕭君燁二人長大的。他能明顯分辨出來,蕭無塵更適合做一位明君,且是知人善用,仁愛百姓的明君。而蕭君燁……左丞相心知他是七歲後,才被送往宮中,性子看似冷漠,實則比表面看到的更加冷漠,唯獨對蕭無塵格外溫和,但也僅僅是對著蕭無塵而已。若是讓這樣的人做了皇帝,哪怕名義上依舊是攝政王——左丞相心下打了個冷顫,他顯然可以猜測到,接下來的大興朝,根本不會像蕭無塵之前打算的那樣,會有幾年休養生息的時候,然後休養生息之後,再儘量採用溫和的手段,奪回剩下的藩地。蕭君燁會直接開戰!
無論如何,現下大興只剩下七個藩地,其中一個安王如今還年幼,藩地雖是歸他,但實則掌控在皇室手中。因此大興皇室其實掌控的人力兵馬糧草更多,如果硬是要此時開戰,大興皇室未必不能在兩三年裡頭,將剩下的幾個藩地,全部收入囊中。
只是如此的話,大興在藩地和藩地周圍生活的百姓,就會遭遇戰火波及,流離失所,甚至喪命。
左丞相看著此時居高臨下,神情冷漠的蕭君燁,絲毫不懷疑,一旦蕭君燁將朝中的權力盡數收在手中,他就會這樣做。
然而左丞相看得懂,並能預料到的事情,旁人卻預料不到。
而看出左丞相想法的蕭君燁,自然也容不得左丞相再多番阻礙他。
因此待聽到左丞相的質問,蕭君燁只冷冷一笑,道:“左丞相既不肯信本王,亦不肯信太醫院的太醫,那便張貼皇榜,遍尋天下大夫,將他們都召來為陛下診斷好了!”
說罷,一甩長袖,坐於主坐次位,面無表情道:“此事本王與陛下,早已商定。諸位若有不服,那就親自去問陛下好了!現在,上朝!”
眾人登時靜默下來。
左丞相氣得接連喘了好幾口粗氣。
但是他又能如何?
承寧帝之前的確是極其信任攝政王,並在自己此次生病時,特特當著幾個丞相的面,將朝中大權,暫時交給了攝政王。
而現在,攝政王只是將這個“暫時”,變成了長久而已。
想到攝政王所說,上朝後可以親自請見承寧帝的話後,左丞相花費了極大的力氣,才暫時壓制住了自己的怒火,安心上朝。
只是等到上朝之後,左丞相去帝王寢殿求見承寧帝時,才發現寢殿周遭的宮人和侍衛,統統都被換過了一遍!
左丞相面上登時大變,他開口請侍衛前去告知陛下他求見一事,那侍衛面上答應,然而一去卻不復返,然後他又請第二位、第三位侍衛前去為他帶話,結果那兩位侍衛同樣的一去不復返!
左丞相立時明瞭,為何蕭君燁方才會說出那樣的話——因為蕭君燁從頭到尾,都沒打算讓他去見蕭無塵!
且不提左丞相是如何的怒火叢生,只恨不能會飛天遁地之術,想法子闖進甘泉宮去救蕭無塵,甘泉宮之中,只剩下了阿啞一個可憐兮兮的在照顧蕭無塵。
蕭無塵還是沒有清醒。
阿啞寸步不離的照顧著。因為蕭無塵身上還在發熱,不是那種高燒,而是持續性的低燒,阿啞自然是一步都不敢離開。
他有心學著從前攝政王照顧蕭無塵時,時不時與蕭無塵說話的模樣,想方設法的喚醒蕭無塵。奈何他卻天生不會說話。
不但不會,還因為自己的愚笨,弄到最後,不但沒能傷到攝政王,反而是害得阿藥被杖打五十,丟出甘泉宮——阿啞甚至不知道,被杖打五十的阿藥,是不是還活著。
而他也絲毫不能將這些事情告訴給蕭無塵。因為那位原本忠心現下卻猖狂的攝政王,已然威脅了他,逼他照顧蕭無塵時,甚麼不利於蕭無塵病情的話都不能“說”,只要一心照顧蕭無塵就是了。
而甘泉宮裡,一應用膳湯藥等等,俱都有陌生的宮人,隔上一二時辰,就往來一趟。
其餘時候,都只剩下蕭無塵和阿啞兩個人。
阿啞喉嚨裡微微發出嘶啞的聲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