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3/4 頁)
此事被有意鬧大,到了那最不可開交的時候,矛盾直指東宮。
激辯之中,不知誰提出一句,源氏既作為東宮的監護人,自身品德當不能服眾。那在其教導之下成長而起的東宮殿下可有服人之才幹,便是有多一二分考慮了。
說這是一個圈套也好,或者是拿捏住了把柄陰狠一擊也罷。嚷出廢立東宮,擁護真正才德之人後,左右兩派之人藉此事吵到幾乎要將那紫宸殿的屋頂都掀翻。
朱雀全程不置一語,緊鎖著眉頭,頭疼萬分。兵部卿宮殿下的態度也很奇怪,垂著眼簾聽著下方的人唾沫橫飛,面紅耳赤地嚷嚷。嘴邊似乎掛著一絲奇怪的笑意,一閃而過又不見了。
終於聽得下方傳來一聲悶響,原來是一位老臣太過激動,一口氣沒有上來暈了過去。大殿裡的氣氛因為這一插曲出現小小的凝滯,大臣們此時都紛紛望向了御座上的陛下。
朱雀越發頭疼,揮了揮手示意侍衛們將這位大臣挪到一邊,又請御醫來為其醫治。一番手忙腳亂後,御醫來報說並無大礙,人已然醒轉。
剛才過於激烈的爭論還留下許多蹤跡,那你死我活的聲響還嗡嗡地響在眾人的耳朵裡。大家都頭昏腦漲,面紅耳赤。可到了這個地步仍不肯罷休,喘著粗氣咬牙堅持著,一定要等陛下給個結果出來。但那張隱在簾帳後的清秀臉龐一直難以看清表情,上方也沒有任何聲響傳來。殿上之人心中的底氣也沒有那麼強硬了。
不管是期待著陛下當即宣佈廢立東宮,嚴懲源氏一脈的人;還是心存一絲僥倖,希望陛下顧念兄弟之情,於此事不做追究的人,心裡都開始有些惴惴不安了。
雖然沒有聲響,但是所有人都能感覺到縈繞在周身的躁動。那如沸水一般的氣息幾乎就要壓抑不住,噴薄而出時,御簾裡傳來當今冷若寒冰的聲音:“退朝。”
所有人立即都炸開了,爭鬧不滿如漲潮一般,其中赫然有個過於耿直的年輕臣子站了起來,似有阻攔之意。那表現之慾實在太過明顯,旁邊的人都沒有阻攔的打算。只聽一聲“陛下——”剛喊出口,幾個身影便擋住了他的視線。
這幾位平日裡都是螢宮殿下的得力干將,只把那年輕臣子團團圍住,幾乎是推著往外走。他十分不滿,伸著脖子就要繼續喊。而後他便看見一直都默不作聲的螢宮殿下直直地往自己這邊望過來,那眼神好像再看浮游這等弱小無能的小蟲。
就好像是被踩住了脖子一樣,一番激烈的忠辯之語就被卡在了喉嚨口,憋紅了雙頰也吐不出來。只能垂頭喪氣地被人半推半拉地往外走。
其他人都還沒反應過來,皆是十分驚恐地看著好整以暇的兵部卿宮殿下。螢無所謂地,很是輕鬆地笑了一下,悠然提議道:“既然今日尚無定論,不如下次再議,陛下?”
御帳裡又是一陣嚇人的沉默,然後傳出一聲:“退朝。”
接著頓了一頓,朱雀的聲音中藏著一絲只有螢宮才察覺到的無力。他說:“螢,你留下……”
·
這件事確實關係太過重大,左大臣顧不得連日來疲勞的身子,召集了許多人商量對策。從最壞的打算猜起,只想莫因此事折損太多。
至於源氏公子,他本這場風暴的起因,就算是為了避嫌,不好再示人前。然他也沒有顏面去見那位一直為自己奔波的岳父大人,更不敢給中宮寫信一訴苦楚。此事最終連累了東宮,他已然慚愧不已,又怎麼敢隨意再見她呢。
而那位貴重的千金自然是不敢再聯絡,便是任何資訊都見不到了。想到自己是在她的閨房之中被右大臣捉了個正著,源氏心中真是懊悔萬分。他本對右大臣的怒火不屑一顧,穿理好衣衫便告辭。可正是這個動作更加惹惱了這位權臣,牽扯出了後來無休無止的喧鬧。
慚愧懊惱的源氏大將只能躲在二條院裡潦倒寂寞度日,唯獨看到紫夫人那天真爛漫的笑容,才能感覺到一二分的寬慰。
尚侍之君既然是以染病為理由歸家的,此時便也只能用這個理由繼續留在府中了。原本她也是傷懷愁緒,回到家中後又得心上人相見寬慰,便也有好了許多。只是經此一嚇,那原本未曾抽離的病絲越發不肯離去,竟是比之前病得越發嚴重。
她自然是聽說了外面的事情,家裡的侍從們也是議論紛紛。朧月夜越聽越是痛苦悲憤,幾欲赴死。貼身的女侍們可憐她,便不讓這些訊息汙擾了病人的耳朵。
可惜朧月夜心中有牽掛,越是不讓她聽,便越是想知道。如此迴圈以往,可真是一點好處都沒有,平白添了嘆息罷了。
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