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3/4 頁)
不上眼麼?”
提起那些戰死的澤袍,喬峰立時眼眶一熱渾身打了個激靈。他趕忙收拾心情,幾步追上慕容複道:“賢弟說得很是!我能做什麼?”
“先去找种師道,設法告訴種經略這個訊息,別等明日再手忙腳亂。這是家國大事,縱然司馬相公一意孤行,也絕不會一時三刻就下決斷。我們要做的就是儘快將這件事宣揚出去,務求滿城風雨,形成輿論壓力,也好讓司馬相公不敢罔顧民意。”以慕容復的經驗,民意能讓司馬光當上宰相,卻絕不可能將他拉下馬,甚至無法改變他的想法。但至少群情洶洶,能暫時制住他的手腳。接下來,就是要利用輿論壓力推動朝廷召開大朝會,使文武官員共同參與討論決策。華夏民族自春秋以來就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主權思想,宋時雖說對這國土之爭態度曖昧,可只要朝會一開,但凡司馬光還有分毫理智,他就絕不敢明著承擔這“扭曲大義、奉送故土”的罪責。只嘆蘇軾還在回京的路上,蜀黨群龍無首;洛黨首領程頤一介腐儒不通政事,不足與謀;新黨黨魁章惇雖說戰鬥力極強,可惜性情剛愎蠻橫已是冢中枯骨。好在種諤未死,武將集團擎天支柱猶在,而蘇軾之弟蘇轍又生性謙和能明辨是非。只要說服了這兩人,朝堂上也未必是勢單力孤無人聲援。當然,這些籌謀就不必跟喬峰提了,反正他也幫不上忙。
喬峰果然不懂政局,只憑著自身學識隱約參悟了“輿論壓力”的內涵,當下道:“我丐幫弟子無數,明日大朝後,我就令他們走街串巷,將夏人的上疏宣揚出去。到時候,天下百姓人人反對,我看哪個狗賊敢賣國?”
“如此,便有勞喬兄了。”慕容複眼見最頭痛的問題被喬峰自告奮勇地攬了去不由心生暖意,但同時也暗自警醒:如今這訊息的傳播速度實在不盡人意,等老師回京,辦報的事也該提上日程了。
第二日,便是元祐元年正旦。大朝會上,年幼的哲宗皇帝下詔改元“元祐”,滿朝文武為哲宗皇帝賀。其中,慕容復雖有資格參與大朝會,但因屈居八品,殿上站隊時一直排到了大慶殿門口。若非他身負武功目力尤佳,只怕連小皇帝長什麼模樣都未必能看清。
在此之後,遠道而來的遼國、西夏、吐蕃、大理四國使者同樣代表自己的國主向哲宗皇帝送上了祝福,表示將緊密團結在英明神武的哲宗皇帝周圍,同心協力打造美好和諧的國際關係。
原本這種大朝會儀式的意義勝於實際,哪知西夏使者訛囉聿在誠摯祝願了偉大的哲宗皇帝壽與天齊之後,又奉上了國書,口中言道:“大安七年,貴國無端挑起戰事,侵佔我夏國國土,上萬百姓流離失所。幸聞大宋新帝登基太后聽政正本清源,太后、陛下仁義,乞憐憫我夏國無辜百姓,請還蘭州、米脂等五砦!”
訛囉聿此言一出,可容納上萬人的大慶殿上立時一靜,落針可聞。
作者有話要說:注:在真實的歷史上,西夏要求大宋歸還土地是在元祐元年六月。本文為了劇情發展的需要,你們懂的……O(∩_∩)O~
至於下文中,各大臣的立場,除蘇轍外基本符合史實,筆者借梗有黑人無,相關史料請有興趣的讀者自行查閱,咱們互相切磋共同進步!O(∩_∩)O~
慕容:有些事就不用讓喬峰知道了,反正他也幫不上忙。
喬峰:幫不上忙……不上忙……上忙……忙……
第54章 造勢
“五砦之地本是我大宋故土,好狗賊竟敢欺君?”率先打破沉默的是種諤的一聲暴喝。伐夏之戰後,種諤官至鄜延軍節度使,是武將集團裡的第一塊招牌。
訛囉聿不為所動,眼觀鼻鼻觀心回道:“蘭州、米脂、浮圖等地皆由真宗皇帝所賜,鄙國經略多年養民守土方有今日之氣象,如何成了貴國國土?”
種諤性情暴烈,可不耐煩與人講古,當下一拍腰間寶刀,厲聲道:“如今這些土地乃是聖天子謀略有方將士金戈鐵馬血戰而下,貴國若要取回,就照著我這口刀說話!”
訛囉聿雖為使臣卻也是條漢子,聽種諤這般所言,即刻翻著白眼,不陰不陽地道:“種將軍既然有心要戰,下臣定然稟明我主,厲兵秣馬枕戈待旦。屆時貴國國土淪陷百姓流離,天下皆知非我夏國不義在先!”
眼見兩人越說越僵,高坐殿上的哲宗皇帝面色發白,司馬光急忙上前道:“今日乃是正旦大朝,夏國所求鄙上已知,容後再議!”說罷,向立在玉階下的內侍一使眼色。
那內侍心領神會,即刻拉長聲道:“聖上有旨,退朝!”
訛囉聿是個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