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4/4 頁)
於最後送顧城離開的那個人是依依。
阿笙想,依依送顧城離開,其實挺好的,或許他們欠缺的就是這麼一次私下告別。
臨別前,阿笙曾問顧城,是否去T市看望一下姑姑再走?
顧城正在收拾行李:“下次吧!我趕時間。釹”
阿笙知道,顧城排斥的不是姑姑,而是韓家。
午後,依依來陶然家找阿笙,陶媽媽已經睡了,陶爸爸外出有事,怕是要等到晚上才能回來。
依依來的時候,阿笙正蹲在地上洗衣服,目睹此景,皺了眉橋。
依依蹲在阿笙身邊,壓低聲音道:“陶然不在了,我們一輩子都忘不了,但陶然爸媽不能因為愛屋及烏,就把你當成陶然的替身,這對你不公平。”
阿笙笑笑,沒吭聲。依依不會明白,最初,陶然學游泳是因為她;死亡,也是因為會游泳;日記本曝光後,倘若換成任何一個不明事理的父母,只怕早就不分青紅皂白對阿笙破口大罵了,但陶然父母沒有,安慰她,說陶然溺斃跟她沒關係……
換言之,她和陶然認識了這麼多年,從小學,初中,一直到高中,友情深厚,他死了之後,在她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盡力照顧陶然父母也是應該的。
她知道,依依是在心疼她。
阿笙轉移話題:“哥哥走了嗎?”
“走了。”
那天,依依幫阿笙洗完衣服,和她一起坐在陶家門前石階上,看著大街上往來穿梭的人群。
依依說,這世上有太多的感情,尚未開始,就因為劇情轉變,過早拉下帷幕。最後她說,暗戀的對面,站的不是柳暗花明,而是自生自滅。
阿笙摟著她,是真的迎來了春天,午後陽光溫熱了阿笙的臉,把頭靠在依依肩膀上,她在想,每一段看似美麗的愛情,夭折速度都是很快的,如果想要尋覓長久的愛情,只能把愛情融進或轉變到親情裡。
2005年初春,街頭有灑水車經過,帶著蔡琴那首《恰似你的溫柔》響徹了整條街道。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就像一張破碎的臉,難以開口道再見,就讓一切走遠,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卻都沒有哭泣,讓它淡淡地來,讓它好好地去……”
……
2月12日,禁不住姑姑一催再催,阿笙提前一日去了T市。
提前說好的,司機會在火車站外面等她,阿笙坐在火車站臺階上,等了很久,也不見司機來,她是有司機手機號的,但卻不好意思催他,萬一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