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第3/4 頁)
這麼想著,原本舒服一些的胃部不期然又傳來了一陣絞痛,她推開暖水袋,把身體蜷縮起來,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讓她舒服一些。
“再忍忍,醫生馬上就來了。”拿出暖水袋,他在她耳邊說。
不該心存僥倖,這麼快就帶她吃飯的,但她……餓了多時。
阿笙意識漸沉,他又說了什麼,她一句也沒聽見,等她再次醒來,已是黃昏。房間光線有些發昏,她剛抬起手臂,就被他握住了手腕:“別動,在輸液。”
這才發現手背上扎著針頭,她躺在那裡很久沒動,而他握著她的手腕自始至終都沒有再鬆開。
不知過了多久,她說:“你給我哥打個電話,就說我想見他。”
子初,她不是被囚禁的鳥
更新時間:2014…7…7 10:30:46 本章字數:4914
一場電影之約,遲到了整整15年。一直以為她們還有很多時間,所以就一直拖著,不曾想兌現諾言之日,竟是天人永隔。
深夜,韓愈包下了整個電影院,偌大的電影院裡只有她一個人。
四周光線變黑,安靜的只能聽到她的呼吸聲,沒有戴3D眼鏡。放映前,她說:“依依,時間過得可真快,轉眼間《泰坦尼克號》3D版都開始上映了。誦”
1998年,12歲的依依在電影頻道觀看《泰坦尼克號》,當她看到傑克落海凍死大西洋時,終於忍不住大哭起來。那天她哭的很厲害,用完了顧家一盒紙巾,還是沒能止住哭意。
哥哥在房間讀書,聽到依依哭聲走出來,又看了一眼電視,似是覺得好笑:“泰坦尼克號沉船是真,愛情故事純屬虛構,你哭什麼?”
多年後,顧城從報紙上看到了一則鮮為人知的新聞報道:原來當年泰坦尼克號上,曾經真的上演過一段蕩氣迴腸的生死戀。
美國紳士愛德華和美女作家海倫在搭乘泰坦尼克號時一見鍾情,1912年4月14日當船撞冰山並沉沒時,海倫登上救生艇,但愛德華卻隨船沉入大海。93年後,2人永別時的定情物聽說將可能以1。2萬英鎊高價拍賣。
有人說,這才是真實版的《泰坦尼克號》。
那時候他才開始明白:一個人可以質疑愛情,不相信愛情,但卻不能否定愛情的存在銚。
時間拉回1998年,那天陪同依依觀看影片的是阿笙,她和依依關注的焦點不一樣。依依看的是男女愛情,她看的卻是災難。
一望無際的海洋,當災難來臨時,船員乘客漂浮在海面上是那麼的微不足道,就是那樣的絕望和無助加深了她對水的畏懼。
阿笙不會游泳,若是前往江海邊,必定遠遠觀望,並不近前。
1998年,阿笙看得是畫面、愛情、災難。
2013年,阿笙看得是人物內心、現實和妥協。
原來一個人觀看影片的標準會隨著人生閱歷逐漸層次化,看東西也會越來越深刻。
時至今天,當初對大自然感到畏懼的孩子早已長大成人,逐漸變成了一個無所畏懼的人。
她曾認為,觀看災難愛情片的人通常都是在找虐,但只有透過那些虐,才能驗證自己生活的美好。
生活愛情幸福,有時候也是需要對比的:瞧,他們愛情來得如此來之不易,我們和他們相比,要幸福多了。
2013年3月即將走近尾聲,電影院裡,經典音樂響起,以為不會再有觸動,但阿笙眼睛還是很快就被溫暖包裹。
她相信,那一刻依依住進了她的眼睛裡。
螢幕上101歲的老者在鏡頭前娓娓道來,那些對年少的回憶,足以引起所有人的共鳴。
阿笙笑了,時光引人追憶,但也引人傷感。
影片結束,阿笙坐在電影院良久未動,恍惚中似乎有人在拍她的肩,側眸看去,眼眶中終於漂浮出薄薄的霧氣。
是依依。
一張素顏,笑容溫暖,坐在她身邊靜靜的看著她。
深夜電影院,她和依依共同沐浴在淺淺的光線裡,彷彿被三月暖陽籠罩。依依伸手握住她的手,叫一聲“阿笙”,和她擁有了最為恬淡的相處時光。
阿笙緩緩閉上眼睛,想起兒時一場大雨,她和她在放學的道路上手牽著手奔跑著,白球鞋濺起水花,濺落在褲管上的不是汙泥和水漬,而是她們淡淡的歡笑。
阿笙伸手回握,抓在手心的是一把虛無的空氣,她在這一刻終於綻放出微笑,在寂靜無人的電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