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第3/4 頁)
上了帽子和圍巾。
一群孩子百無禁忌,嘻嘻鬧鬧的玩著孩童遊戲,有人做新郎,有人做新娘,玩的不亦可乎。
阿笙問身旁的男人:“你小時候玩過家家酒嗎?”
“沒有。”頓了頓,陸子初說:“我少年老成。”
“……鑠”
阿笙留給陸子初一道背影,他跟在身後默默的笑,步伐倒是不急不躁。
少年老成,這成語用錯了嗎?
原汁原味的古城,可能天氣太好,所以就連特色小吃攤也變得越發生動起來。
阿笙離得很遠就聞到一股土豆味,走近,攤主正在煎土豆塊,香氣四溢。
若是放在以前,陸子初會盡量避免阿笙接觸油炸類食品,在國內油炸食品的衛生問題首當其衝,吃多了畢竟不好,但凡事總有例外。
難得面對食物,她有想吃的***。
沒有買太多,一人份,站在攤位前,她夾起一塊土豆送到他嘴邊,他吃了,面前是異客他人,第一次在大街上吃東西,身邊再有一個她,經歷難忘。
是在一家土菜館用的餐。
束河客棧或是特色飯店裡隨處可見粗樸的陶罐,素淨的插花,越是不加修飾,越是有著震動心扉的美。
她喜歡簡單的東西,簡單的人和事,在愛情上沒有所謂的至死方休,只有平平淡淡。
一座陌生的城,異鄉異客,兩個人,牽著手似乎可以一直走到天長地久。
陸子初倒是點了很多菜,只可惜阿笙吃的少,倒是不停給他夾菜,直到菜堆的很高,這才放下筷子,單手支著臉頰,像個孩子一樣看著他吃。
歡喜顯而易見,他看了卻是百感交集。
陸子初把青菜送到她嘴邊,她吃的少,他看了只會愈發不安。
她吃了,卻在他再次夾菜給她時,手搭在他的手腕上,把菜送到了他面前:“你吃。”
陸子初不再勉強,或許人真的應該知足,她雖吃的不多,好在沒有吐出來。
這裡的人似乎閒著沒事做,就會找地方悠閒的曬太陽,一張張不同年齡段的臉龐在陽光下很生動。
在大街上看到一位老太太,穿著民族特色服飾,青黑麵料,莊重素雅,阿笙問陸子初:“這是哪個民族的傳統服飾?”
“納西族。”外面還是很熱的,見阿笙額頭上出了一層汗,陸子初動手幫她把圍巾取了下來,摘下棒球帽的時候,掏出紙巾幫她擦著汗。
身旁有一男一女走過,笑著看了他們一眼,走過的時候,男孩身體碰了碰女孩的身體,女孩也效法模仿,倒像是在***了。
阿笙收回目光,對陸子初說:“我想跟老太太拍張照。”
“去吧!”
陸子初找地方把紙巾扔了,返身回來就看到阿笙和納西族老太太淺淺交談著,笑了笑,低頭擺弄著數碼相機,調好焦,一連照了好幾張照片。
照好相,阿笙道謝離開,誰知老太太卻喊住了她:“小姑娘,你找我跟你一起拍照,要給錢的。”
“呃……”阿笙抬眸看向不遠處的陸子初,他單手插在褲袋裡,另一手拿著相機,微笑的時候,嘴角略微向上翹起,線條性感,如果有女人向他投懷送抱,阿笙也不會感到訝異。
納西族老太太也說了:“你男朋友嗎?小夥子長得挺好看。”
阿笙覺得老太太思維跨度還是很大的,前一秒還在問她要錢,後一秒卻被陸子初轉移了注意力,直誇小夥子長得帥,難怪剛才跟她合影的時候,老太太笑的合不攏嘴。
她以為,老太太是喜歡和晚輩一起合影的,又怎知合影還要收費。
“多少錢?”阿笙問老太太,早已沒有了當初拍照的興致。
老太太伸手比劃了數字“1”,阿笙半天沒動,100塊?阿笙覺得這老太太可真狠。
阿笙原本應該討價還價的,100塊錢跟訛人有什麼區別?但語言交流讓她變得很困擾,阿笙是沒有錢的,跑到陸子初面前,尷尬道:“拍照還要收錢。”
這樣的話擺明了是在問陸子初要錢。
陸子初忍著笑,倒是很配合,掏出錢包讓阿笙自己取錢。老太太收取鏡頭肖像權也沒錯。
誰知,阿笙把100塊錢遞給老太太的時候,老太太竟吃驚的看著她,擺手不接:“太多了。”
聽那語氣,似乎是在嫌棄阿笙太實在。
最實在不是阿笙,而是老太太,那個“1”指的不是100塊,也不是10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