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出山去(第2/3 頁)
子回稟,只是犯了不大不小的差錯,被外放至此地的。”
謝超宗多年以來,東奔西逃,居無定所,又無武藝傍身。年幼之時,遭遇了諸多變故,早就落下了心悸之症。
自從來到丹陽,一直是由盧慧達照應他的醫護,好在,隨著年歲漸長,他的身子骨也終於強健了幾分,不再那樣脆弱。
“如今看來,外放才一個月不到,陛下就急急將此人起復,委以重任,想來,之前也是有意讓他到地方試煉試煉。”
“怎麼樣,主公的病可好些了?能支援的住嗎?”
梅茹兒在一旁,焦急的問,只因的,這幾日他需得照應著丹陽城內的行動,無暇顧及謝超宗。
“沒有大礙,你大可放心。”
自被流放,已逾二十年,不論是顏翊還是宣城,於謝超宗犯事之時,都還沒有出生。謝氏對他們沒有一絲一毫的瞭解。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光陰,它劃過我們的指掌,留下了無數縱橫交錯的紋路。
這麼多年來,謝超宗一身襟抱,未曾張開,壯志未酬,而人已先老。每每想到這裡,他就不自覺的,眉目低垂,神色黯然。
只是,現在,不是計較個人得失的時候。
若想東山再起,就必得全力以赴,一擊必中。
盧慧達看破,而不說破,沒有理會,謝超宗一時的小情緒,繼而接著說道:“這位顏大人,自從來到了丹陽,就接連辦理了好幾樁疑案,還很是體察民情,應當算是個好官。”
“這樣看來,這個人應當是靠得住的。”
“是的,從現在看來,確實是靠得住的。”梅茹兒應道,“而且,我們揣測,陛下既然指派了此人查案,他現在才二十歲,案發之時,還沒有出生。與當年的作惡魁首,毫無瓜葛。”
“他的辦案能力又強,陛下特意欽定了此人,應當也是為了給謝氏一族翻案昭雪。”
毫無瓜葛?謝超宗雖然未曾出仕,卻知道在官場上,這句話是十足的謊言。別說是官員,就說是普通人,也有個親疏遠近。
天、地、君、親,誰人能不尊不敬?這一位顏大人,他雖然未曾謀面,卻也知,充其量,不過,是與當年的朝堂之爭,沒有牽連罷了。
“那,梅叔,你的意思是,現在要我如何做?”他試探性的問,在這一事件中,他當仁不讓的,要充當角色,且必定是主角。
只是,演什麼,如何演,卻由不得他。
梅茹兒心思坦蕩,根本沒有發覺,謝超宗的這一份顧慮。
多年以來,他早就把謝超宗當成自己的至親至愛,亦或更是如父如子。他看著他從八歲孩童,優柔稚氣,長到現在,成了個而立之年的漢子。
匆匆歲月,堅固了他們之間的感情,卻也矇蔽了梅茹兒的眼睛。他只是一味的對他付出,卻沒有想過,謝超宗的感受。
對於他們之間的這一層微妙關係,盧慧達一向洞察的清楚。只是,他一貫遵從自己的行事原則,看破不說破。
“我們打算讓主公留在莊園裡,靜候些時日,這幾日,我與慧達需要到城裡去安排幾項事情。”
“這倒無妨,只是,接下來,你們打算怎麼做?”
“城裡的平民中,我們的親信也不少,我們打算讓您扮作四處遊歷的商人,此時回鄉,正是名正言順。”
“我們要讓那位顏大人,輕而易舉的找到您,減少節外生枝的可能。”
梅茹兒的謹慎,不是沒有道理的。在謝超宗被營救之後的前十年,還時不時的,有人打探謝氏一族的訊息,意圖不軌。
現在,雖然沒人記得他了,但那也是因的他這些年來,一直隱藏在深山,脫離了塵囂,他們根本找不到他。
此番出山,難免沒有別有用心之人,再對他不利。
謝超宗點點頭,又道:“讓我扮作商人,倒也不難,可是,突然冒出來一個陌生人,誰又會相信他呢?”
“這個主公不必擔心,城裡我們早就散佈了訊息,將這個故事傳說了幾遍。只要您進入城內,從容自然一些,肯定能夠順利過關。”
“只說是當年就是出生在丹陽城,只是,後來遷居別地,三五個人互相這麼一應和,別的鄉民,自然也會承認。”
“這還說得過去,那你們幾時出發?”
梅茹兒朗聲說道:“就在今晚!”
“今晚?”謝超宗不禁啞然,“這麼急?”
“急是急了些,只是,聖旨這幾日應該就要頒下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