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拴娃娃(第2/2 頁)
丹陽城,陸淹便把陛下的交代,一五一十的,都和顏翊攤了牌。
於是,顏翊也敞開胸懷,不再猜疑他的種種怪異舉動。而他陸淹,也可將他的一系列情況,大大方方的告知陛下。
至於陛下的目的,沒到關鍵時刻,就連陸淹也不甚明瞭。
透過這一段時間的悉心觀察,陸淹發現,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他都被顏翊吊兒郎當,不著邊際的做派,給矇蔽住了雙眼。
直到走出建康,來到丹陽,他才漸漸發現這位悠遊子弟,細面書生,他是有抱負,有頭腦,有胸懷的。
陛下果然沒有看錯人,而自己今後也要盡力的輔佐他。
見得了陸淹的首肯,顏翊欣然滿飲了眼前的杯中酒,心裡喜滋滋的。如果能把陸淹這個新來的,也拉到自己陣營中間,那以後在丹陽一地辦起事來,也就可以放開了手腳,再無掣肘。
他低頭一瞄,陸淹眼前的酒盅,也早就是乾涸了的。撩起袍袖,端著酒罈,就為他斟滿了一杯。
陸淹一時沒有反應過來,也沒來得及攔住他,轉眼間,酒盅已經盛滿,最好的辦法,就是仰頭一杯,一滴酒也別剩。
“陸淹,剛剛在去貨郎趙家的路上,我看見有一家民居的木門上,掛著個木雕的小娃娃,那是做什麼用的?”
他看似刁鑽的一問,卻也難不倒他,那木雕小娃娃,巴掌大小,眼耳口鼻,只是略取其大意,並不算惟妙惟肖。雕工粗略,卻也古樸活潑。
陸淹坐直了身子,輕鬆答道:“那是本地風俗,叫拴娃娃。”
“哦,那居然不是給孩子玩的小玩意兒嗎?”
“不是,掛著那個娃娃,是因為這一家死了孩子。”
顏翊一聽,心裡咯噔一下,只聽得,陸淹面色凝重的訴說:“窮人家的日子苦,好多家庭,能生不能養,孩子還沒長成,就夭折了。”
“漸漸地,在丹陽一地,就形成了這樣一個風俗,家裡死了總角年紀的小孩子,就雕個娃娃,掛在門前或是窗外。等上一個月。”
“據說,小孩子的魂魄,在外面遊蕩一段時間,就會找回家裡,鑽到小娃娃的身上。而他們的父母,時間一到,就把小娃娃解下來,供奉到家裡。”
“條件好些的,便供應瓜果蔬菜,差些的,三五天的,放個餅子就成。總不至於,讓孩子在外面挨餓受凍。”
這真是一個令人哀傷的風俗。顏翊雖然並不相信什麼孩子魂魄會鑽到木娃娃身上的離奇說法,但卻深深的被動容了,他們這樣做,完全只是為了給自己尋找精神寄託。
“這麼說,那個掛了小娃娃的人家,是新近死了孩子的?”
“我想,應該是吧。”
天色漸濃,一時半刻,就可出城上山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