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煙海太和(第1/2 頁)
蔡明君真心實意的覺得, 張君寶真的是個很有意思的人。
乍一看像是個剛還俗的少林弟子, 護衛也說他的武功裡有不淺的少林痕跡,但說話做事卻又不太像是僧人,經文他當然念得順暢,但文采也是真的好, 就是帶著點規章的意思在裡頭,還有點奇怪的眼熟。
蔡明君回去仔細的想了想, 終於想起來為什麼眼熟了。
張君寶寫出來的東西……像她爹。
不是說中心思想和觀念上的相似,而是一種規章格局上的相似。工整看起來當然是工整了,但靈氣也就去了一半。當年被允許隨便拿一本親爹文章來當參考模範的蔡明君對此表示了強烈的不滿, 那時候她爹怎麼說的來著?
哦, 是了,是不得不為, 是禮制規章,是官場的理所當然……蔡明君悚然而驚。
她終於想起來, 為何自己會覺得張君寶的眼熟。他的文章裡和她爹一樣帶著固定的結構規章,也就是說——他曾經當過大宋的官員!
那麼問題來了, 大宋已經亡了十年還有多……曾經在大宋當過官的張君寶, 他今年應該是幾歲?
蔡明君覺得自己那一聲先生喊得還真是一點都不虧, 嗯, 不管是從哪個方面來說都是這樣。
“達者為先。”蔡明君說道。
張君寶道:“蔡娘子太過謙虛。”他好歹也是十四歲就中了文武狀元的人, 論聰明自然不差,但在學識方面還是比不過比他小了十來歲的蔡明君。也就是還當了六七年的官,較她虛長了幾歲, 這才能勉強壓得下這位“今之文姬”。
但就這樣,在某些方面,蔡明君還是能夠完勝他。
沒辦法,蔡明君的知識面實在是太廣了。
張君寶讀書讀得當然是考科舉的那些,雖說印刷術如今已經普及,現在書也不像是從前那樣完全被上層壟斷,但也依舊是貴重物品。他家也就幾畝田地,能供出一個讀書人就已經是盡力了,就這還是多虧鄉里鄉親的支援。想要再要買些多餘的書,實在是無能為力。
後來當官之後手頭倒是寬裕了,但他也清楚的認識到了自己所熱愛的國家正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整日都在為各種事情而焦頭爛額,也沒時間——更沒心情去看了。
這是張君寶的煩惱,蔡明君自然是沒有的。元朝建立宋朝滅亡那一年—……亡國的時候她才八歲,又有誰能夠要求一個八歲的孩子對國家危難這件事情有成人一樣深的感觸呢?她有這個心情、也有足夠的時間去看自己想看的書,而書籍——蔡家傳承了多少年,又有多少的藏書呢?
這種事外人是絕對不會知道的,他們只能猜測是很多——但很多,又是有多少呢?
昔年蔡邕藏書多至萬餘卷,晚年仍存四千卷,自稱蔡邕之後的蔡氏又怎會不在這方面下功夫?蔡明君生來便有過目不忘之能,她因體弱而極少出門,於是轉而將時間花費在了書本上。她今年十八歲,而在她十六歲外出求醫的那一年,蔡家藏書閣的書便已經全被她看完了。
自然,全部理解那是不可能的事。蔡明君再怎麼被讚歎也只才十八歲,不可能在這樣的年紀裡就將家裡那麼多的藏書全部都吃透。她只是全部看過、然後全部記下來了——這樣而已。
出自親父的要求。
雖是不明所以,但蔡明君還是乖乖照辦了。
全部理解吃透和單純的背誦自然是有區別的,但背了這麼多,就算不能全部理解,蔡明君的知識面也寬廣的嚇人。又兼之她還在大夫世叔那看了兩年的書,得知這一點的張君寶只能感嘆自己輸得不冤。
“不過是死記硬背罷了。”蔡明君很謙虛的表示這完全不算什麼,對了我昨天又做了一個夢,大佬聽說你對解夢也有點研究,不如幫我解一解?
張·曾經天天做奇怪的夢·所以真的研究過解夢·但並不覺得自己是大佬·君寶想了想,還是答應了下來。當然預防針還是要打的,蔡明君也很善解人意的表示弄不清楚或者解錯了也沒關係,她就是求個心安而已。
但張君寶覺得……蔡明君的心,大概是安不了了。
聽完蔡明君口述的夢境之後,他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
並非是不知曉答案,而是因為一時之間不知應該如何開口。他思慮了許久,在蔡明君心生不安之前,終於開了口,問道:“蔡娘子,你近日來,可是一直在做同一個夢?”
蔡明君點頭:“先生知我!”她低聲說道,“我實在有些不安……”
天水碧衣裙的少女眼中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