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踏月留香(第2/3 頁)
,但這麼嚴重的——
還真是第一次。
“小事罷了。”司徒浮筠說的漫不經心,“靜兒,不要多想——姑姑對我,實在是用心良苦。”
司徒靜覺得有點難以理解,用心良苦——往死裡打的用心良苦嗎?
“我這不是還活著?”
司徒浮筠覺得這就已經很能表現出水母陰姬的手下留情了啊。
獨步天下武林,不可一世的神水宮主,誰能夠在一次次的挑戰她之後還能夠活下來?何況是有幸得這位武功內力不亞於當世第一大英雄鐵中棠的“水母”陰姬親自指點武學?雖說每次都被收拾的很慘,但司徒浮筠的收穫也實在是不少,她能夠在這樣年輕的時候就有了這樣的武功,甚至是活到如今,水母陰姬都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舉個例子吧。在前幾年的時候,有人曾經將她同天下第一劍客薛衣人相提並論,說只需要再過十年她便能夠勝過薛衣人——司徒浮筠一直都覺得,傳出這句話的人肯定和她有仇。
自從這個說法出來之後,短短一個月裡她經歷了足足五十七場的刺殺,最後出手的那個劍客劍法造詣更是高的叫人膽寒。如今的司徒浮筠確信自己能夠全身而退,卻並無必勝的把握,但對於當年的司徒浮筠來說——
大概也就只能盡力而為了。
如果不是水母陰姬出手早的話,神水宮的未來宮主就要死在那裡了。
而這也只不過是司徒浮筠這些年裡面遇到過的險情之一罷了。誠然,她所遇到的那些危險大部分都是依靠著自己或是和友人的合作度過的,但也有好幾次,若非水母陰姬出手,她是絕對活不下來的。
“姑姑一直在保護我。”司徒浮筠說道,“她不僅是整個神水宮的保護者,也是我和靜兒你的保護者。”
“更是我武道上的領路人。”
從出身來說,司徒浮筠其實是不應該和江湖武林有什麼關係的。畢竟她爹是當朝大將軍她娘是當世大儒的嫡長女,作為他們的女兒,若非後來出了意外,別說是出家了,司徒浮筠更大的可能是被親孃養成一個和她一樣的名門閨秀大才女。
只可惜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司徒浮筠五歲的時候她爹被牽扯進了奪位之禍裡邊,一家人最後的結局是貶謫邊關。看起來還能留著一條『性』命以待日後東山再起,但在半路上他們就遇到了劫匪——至於是真是假,誰知道呢?
所有的人都死了,只有司徒浮筠命大,胸口被捅了三刀還活了下來。
還堅持到了被救的時候。
救了司徒浮筠的是個道士,他也是偶然經過,恰巧見到了這一地的屍體,本著善心打算把人埋了,以免他們暴屍荒野,卻在這中途發現司徒浮筠還剩著一口氣。救人救到底,後來又發現司徒浮筠武骨上佳,便乾脆把成了孤兒的小姑娘帶在了身邊,當了徒弟。
於是司徒浮筠就這麼的出家當了小道姑。她跟著自家師尊在山裡呆了八年,學的是道門九藝,練的是爛大街的基礎劍法,十三歲的時候出了師。
或者說,沒師尊了。
師尊去世之前還在感嘆自己受了傷活不長,不然還能多教她幾年。司徒浮筠偶爾想想也覺得有些感傷,那時候卻是平靜的很,埋了人處理完了後事就按照師尊的囑咐下了山——然後還沒幾天,就被水母陰姬親自帶著人攔下來了。
順帶著知曉了自己同這位神水宮主之間的親戚關係。
簡單的來說,水母陰姬原名司徒陰姬,是司徒浮筠她爹的妹妹。
不過這位姑姑自小就比較有追求,少年時候就離了家開始闖『蕩』江湖,走之前還將哥哥氣了個半死。這些年雖然還保持著聯絡,但也沒多麼緊密——否則當初水母陰姬也不至於來不久救下自己的兄長。
大概是吸收了這個慘痛的教訓,在司徒浮筠下山之後,神水宮以高超的效率找到了她。
理所當然的,喪了師暫時還處於無親無故狀態的司徒浮筠被水母陰姬直接帶回了神水宮——親自教導。
就是教導的方式比較粗暴。
但習慣了也就好了。
司徒浮筠從不否認水母陰姬在自己成長道路上帶來的巨大幫助,人格三觀這方面沒多少影響,十三歲的時候司徒浮筠就是個合格的道士了,但武功這方面——
如果說司徒浮筠她師尊給她指明瞭這條路的存在並牽著她走上了這條路的話,那麼水母陰姬便是司徒浮筠走到今天的引路人。
她將自己的成就自己的經驗自己的一切透過一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