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走出祠堂,飄然而去。
智善垂首看了沈燁一眼,低聲頌道:“阿彌陀佛。”
正午十分,晴空萬里,豔陽高照。萬佛寺大殿之上,靜逸通透,香火鼎盛。一尊高逾三丈的如來佛像供奉其中,莊嚴神秘,氣勢雄渾。
而在其下方,圍坐著九名僧人,為首之人正是方丈智善,其左右各端坐四人,有老有少,有胖有瘦,均身著袈裟,氣度不凡。
智善放眼環顧四周,見眾人面sè凝重,心下默然,道:“各位師弟,對此事有何見解,但說無妨。”
沉默片刻後,位於智善左首第一位的中年僧人道:“方丈師兄,這魔刀失蹤已有三千餘年,如今突然現世,此前卻無任何預兆,想來那妖人必是魔教中人,此前應早有所謀。他現在雖無法完全掌控魔刀,但也是早晚之事,否則,定不會如此張揚。”
智善點頭回應,正要開口,又聽右首處一胖僧人道:“智大師兄所說有理,想那‘蚩尤魔君’曾以此刀橫掃天下,創立魔教,風光無限。但自三千年前被軒轅大士以‘軒轅神劍’斬殺,便一蹶不振,此後數千年間,魔教無時無刻不想捲土重來,以雪前恥。此次突然來襲,必是蓄謀已久,想重奪天下。”
智善沉默不語,似有所想。片刻後,突然抬首對位於右首末端的僧人道:“智慧師弟,你怎麼看。”
那叫智慧的僧人看去不過三十許歲,生得濃眉大眼,方臉闊口,一幅兇悍模樣。
他聽得方丈詢問,思忖片刻,沉聲道:“這妖人雖行事狠辣,法術怪異,但並非魔教中人。”
此言一出,滿殿譁然,紛紛議論。
智善捻鬚道:“師弟所言可有憑據。”
智慧緩緩道:“其一,魔教中人雖手段毒辣,但此前卻從未聽聞其大肆屠殺平民。況且那沈家不過一尋常富戶,其族內也無修行之人,當不會與魔教有何瓜葛。其二,但凡魔教弟子,身上必繡有教徽,以示身份,千百年來,還未曾有遮掩之事。但那妖人卻以黑巾遮面,非但其身份不yù讓外人知曉,便是其相貌也不願暴露。想來,定是在中原地界,有些名聲。其三,那妖人所施法術,均是各教派密不外傳之術,若他真是魔教中人,先不論他如何習得,僅是其教派之中必不容於他。再者,那‘鬼眼魔刀’乃是魔教至寶,被視為聖物,若真被魔教所得,定然密而不宣,又怎會如此輕易便顯露出來。由此可見,那人決非魔教中人。”
眾人聽他分析透徹,句句在理,不禁連聲讚歎。智善點頭道:“師弟果然心思縝密,這諸多破綻,我這做師兄的竟熟視無睹,實在慚愧。”
智慧回禮道:“師兄謬讚了,我這也是旁觀者清,若是身處其中,恐怕也是毫無頭緒。”
智善微微一笑,道:“既如此,師弟以為,此人突然現世,是何來歷。”
智慧道:“此人既jīng通百家之長,又有魔刀在手,若想爭雄天下,應找名門大派挑戰。而他卻向平凡百姓下手,又是如此趕盡殺絕,恐怕另有所圖。至於來歷,拒我推測,應與西域門派有關。”
智善奇道:“此話怎講。”
智慧道:“西域之地,遠離中土,雖門閥不同,但古有記載,數千年前,諸多修真法門乃是一位西域奇人所創,後經多年演變,不少流傳至中土,其中不乏各大門派立身之本,並將其發揚光大。如今中土修真之士多如過江之卿,興盛之勢,前所未有。而西域各門卻是默默無聞,少有音訊。雖是如此,但我中土各派,門規森嚴,本門心法,絕不外傳。若是發現有弟子偷師,那輕則廢除一身修為,逐出師門,重則更有殺身之禍。想要身兼數家心法,絕無可能。而那妖人卻能將各派絕技盡數施展,便是那極少現世的‘聚魂之術’也可運用自如,若不是西域門派中人,絕難辦到。”
智善聽罷,不住點頭,其餘眾人也是紛紛附和。
而此時,那位於智善右首處的胖僧人道:“那依師弟所言,此人既是西域門派中人,卻為何到我中土來殺人,又是如此大張旗鼓,難道有何yīn謀詭計。”
智慧皺眉道:“看這妖人行徑,只是殺人毀地,且手段毒辣,毫不留情。想必是要掩蓋某個秘密,而這秘密定是與那沈家莊有關。”
眾人聽他道來,均覺有理,但一時又想不出緣由,只是凝神不語。
良久,只聽智善道:“此事疑點頗多,待容後再議。現下是要將訊息告知各大宗門,讓他們儘早準備,大家也好同仇敵愾,共御強敵。”眾人紛紛領命,似成竹在胸,但面上卻皆有憂s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