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第2/4 頁)
的人家自然會回建康,那麼自然就會進內宮來,這些人家有的家世不顯,有的家道中落,有的不算興旺可也沒沒落,今日也算集齊了,長亭皆含笑示意。
夫人們坐在漢磚畫舫中賞伎人獻藝,長亭坐在崔氏身後,向後一望,卻沒見阿寧,不禁看向白春。白春湊耳過來,輕聲道,“二姑娘不喜歡看伎藝,雙喜過來通稟的時候,您在同楊夫人寒暄,奴便叫她緊緊跟著二姑娘了。”
長亭點點頭,這內宮裡頭,還沒誰敢給阿寧委屈受,她倒不掛心。
長亭目光向下一掃,卻見崔氏身旁也剩了兩個空位,石宣也不在,剩下那個。。。長亭蹙了蹙眉,剩下那個空位是誰的?(未完待續。)
第三百二二章 開演(下)
第三百二二章 開演(下)
人來得太多了,石猛的幾個庶女也都來了,女眷熙熙攘攘的,每人身上的暖香都湊到了一塊兒燻得人心馳神往。長亭瞅著另一個空位,突然扭頭去看庾三,見庾三姑娘安安分分地坐在庾皇后身後,不知為何長長地吐出了口氣兒。長亭摸不透庾三,她甚至摸不清楚這位庾三姑娘搞這麼幾齣的目的究竟是什麼。人因無知而無畏,長亭卻不是這般,故而她一見庾三姑娘還老老實實坐在這兒時,心情鬆了一鬆。
“或許是同石大。。。公主玩鬧去了吧。”白春溫聲安撫,再環視一圈,“您莫太掛心,要不奴去後頭尋一尋?”
長亭再看一眼那兩個空位,頗有些坐立難安,點點頭。
正巧堂下伎人鑼鼓開場,“砰”的一聲敲了鑼,長亭跟著顫了顫,眼見簾帳一抬一落,白春的身影跟著就不見了。伎人咿咿呀呀地唱詞,“山有稜兮木不止,水自若兮高山在”,白鼓持續輕敲,如蜻蜓點水般在詞曲後波瀾起伏。
長亭神遊太虛,眼睛都未曾落在臺下的伎戲上。
“阿嬌,”庾皇后含笑輕喚,“可是不好看?要不好看,咱們換個伎人戲來看罷。”
眾人都聽著的。
長亭趕緊回神,頷首掩眸輕擺頭,“好看的,只是許久沒看了,還得想想這伎人唱的是什麼呢。”
庾皇后便笑起來,同身邊不知是楊家的夫人還是先魏國公家的夫人笑言,“。。。本宮是看著阿嬌長大的,原先陸公在時,就領著阿嬌在冀州落過腳。。。這孩子性兒好,相貌也隨陸公。。。看著陸家的姑娘,本宮是隻恨自己兒子不夠多呢。”
說起兒子,那夫人便從善如流接過話頭,“皇后二子似是定的庾家姑娘?”
“是邕州庾氏,是本宮本家姑娘。”庾皇后扭頭朝後面望了望,似是在指庾三姑娘,說起二子石闊,庾皇后也頗為自豪,“說起阿闊,今日也能見著他,他今日要值勤巡邏內宮,不能在外殿吃酒,過會子他要來同本宮問安,也叫他見一見你們。”
那夫人嘿嘿笑起來。
長亭看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去陡然明白過來。。。
那個空位,是石宛的!
也就是說長寧、石宣是和石宛在一起的!因石宛投誠,長亭雖不甚搭理她,可阿寧卻同石宛的關係大有改進——每隔兩日見那麼一面,年歲相距不大,石宛做派改了又改,兩個小姑娘長久在一塊兒豈能不親近的!?
阿寧的玩伴太少了,在平成幾乎沒有,日日與吃齋唸佛的真定大長公主為伴,如今也就只有一個石宣,故而對於阿寧與石宛說說話,長亭是沒有意見的。
石宛會不會。。。
長亭輕輕搖頭,她石宛會不會趁機給阿寧使絆子!
長亭一下子整個心都揪起來,堂下伎人唱興正濃,長亭一抬頭卻見白春腳下極快地朝她走來,不一會兒走近了,白春顫顫巍巍蹲下身來,湊耳說了句話,長亭登時臉色大變!(未完待續。)
第三百二三章 收網(上)
第三百二三章 收網(上)
長亭眼神一寒,側首同白春咬著牙埋頭輕聲交待了兩句話,白春眉頭緊蹙,她有點不明白長亭的意思便輕“嗯”一聲,長亭再重複一遍,白春也同長亭一般一咬牙應了下來,當即側身快步朝外走去。
戲臺上仍舊在敲敲打打,吹拉彈唱,十分熱鬧。
伎人身上罩著的白色掛衫,動作誇張地東西南北四下胡跳,語氣尖利,臉上罩著白紗面罩,面罩上失真地畫著眼睛、鼻子和耳朵,神容誇張惹人發笑,就像小丑一樣。
長亭眼眸下垂,將畫舫內廂中的芸芸眾生相不也就像戲臺上的人物那般,有的惹人發笑,有的叫人惶恐,有的外厲內荏,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