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頁)
的凌夜。
“如果是同盟軍其他艦隊作為斷後部隊,說不定坎普有可能會成功發動這次追擊戰。”後世的史學家如此評說。
但既已發生的史實不存在如果。如果萊因哈特沒有姐姐安妮羅傑而只有哥哥或弟弟,如果帝國軍採取的不是焦土戰略而是選擇在伊謝爾倫迴廊入口與同盟軍正面會戰,如果米達麥亞艦隊即時趕來與坎普艦隊會和……
如果這些“如果”都已成真,銀河的歷史不知道會被修改多少遍。
所以,費沙迴廊會戰的開場只能是凌夜對坎普。
【作者有話說:因為一開始安排的是米達麥亞和凌夜對決……旗鼓相當的對手,打得不分上下,但如果是坎普的話……╮(╯▽╰)╭】
等同盟軍全部艦隊完全進入迴廊後,第七艦隊調轉艦首,將正面炮門對準費沙迴廊與帝國交界方向,隨時防備來自帝國方向的突襲。
這時,佇列最前方的第十艦隊在大螢幕上發現大量的光點進入探測器區域。
“來自費沙方向的敵襲嗎?”連日來被接踵而至的戰鬥搞得身心俱疲的第十艦隊首席幕僚陳少將發出驚呼。
伍蘭夫中將搖頭:“不像。”
“報告司令官閣下,對方發來資訊,要接通到艦橋嗎?”
伍蘭夫中將應允,寬大的螢幕開啟,楊小莉的影像出現在螢幕上:“同盟軍第四艦隊司令官楊小莉率第四艦隊一萬艘戰艦以及五百艘運輸艦與貴艦隊會軍,請求接舷。”
幾乎就在同一時刻,第七艦隊也發現敵情:“報告司令官閣下,距離我艦隊104。7光秒處發現帝國軍,艦船數目正在統計中。”
凌夜坐在艦橋中央的指揮座上,單手托住下頜,臉上露出深不可測的笑來:“來得這麼快?是疾風之狼的艦隊嗎?”
那時凌夜還不知道帝國軍埋伏在費沙迴廊入口的坎普艦隊。片刻,當被通訊官告知這支艦隊是由帝國軍坎普提督統率的總艦艇數約為二萬一千艘的艦隊時,冥神的主人露出可以稱得上失望的神色自言自語:“不是疾風之狼啊……不過還是認真面對吧。”經過邁特阿星域一戰,饒是兵力儲存最為完整的第七艦隊也不過只有一萬四千艘戰艦的兵力,面對嚴陣以待士氣正盛的二萬一千艘戰艦帝國軍……
凌夜從指揮座上站起來,扣上袖釦整了整衣領,雙手背在身後下令道:“第七艦隊全軍聽令,停止退行,原地進入二級戰備!”
同盟軍第七艦隊一萬四千艘戰力,帝國軍坎普艦隊二萬一千艘戰力,於宇宙歷七九六年九月二十八日二十三時在費沙迴廊打響了迴廊會戰的第一炮。
對於這場會戰的開篇,後世的戰史學家甚至用調侃的語氣評論:“要是率先與第七艦隊狹路相逢的真的是米達麥亞艦隊就好了。”“坎普艦隊應該靜候戰機等待與畢典菲爾特或瓦列艦隊會軍後再發起進攻。”……
諸如此類的說法,並非是對帝國軍卡爾。古斯達夫。坎普提督作戰能力的貶低,因為單從軍事實戰家的角度來說,坎普是其中的佼佼者。但當遇上凌夜那樣後來被譽為同盟軍“軍神”的男人,坎普註定從開戰初始就要吃盡苦頭。
“什麼?敵軍採用凹陣形,我軍前鋒的攻勢被瓦解,中部艦隊陷入左右夾攻,趕緊後退重整陣形啊!還猶豫什麼。”
“左翼防線被敵軍突破,有可能形容半包圍圈?這怎麼行,趕緊派出機動艦隊增援。”
“左翼的敵軍只是佯攻?右翼的才是主力!”
……
諸如此類的對話在帝國軍旗艦倫貝克艦橋上往復出現。
可以說,從一開場,同盟軍凌夜就緊緊掌握了作戰的主動權,而坎普在他出神入化行雲流水般的攻勢下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一萬四千艘戰艦的同盟軍成功牽制住二萬一千艘戰艦的帝國軍。
費沙迴廊會戰開場,幸運女神似乎站在“冥神”這邊。
接下來,她又將會對誰嶄露微笑呢?
交戰一小時後,可能是由於在邁特阿會戰中同盟軍補給上的缺乏與兵力的相對不足,凌夜的第七艦隊在左翼末端出現了一個小小的缺口,而且隨著坎普艦隊的炮火密集攻擊,缺口越來越大,這是一個強行突破形成半包圍的戰機。
坎普站在旗艦倫貝克的艦橋上果斷下令:“朝敵軍左翼強力突進!這是形成反包圍圈的絕佳時機!”
如果是米達麥亞,大概會思索“這究竟是敵人的詭計,還是真的因為兵力不足出現的漏洞?”這樣的問題吧。不過求勝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