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頁)
楚皇后沒說話,能在京城裡神不知鬼不覺的置辦下那麼多產業,還不被人發現,大梁國裡也就那幾個世家了。她完全可以肯定,這絕對是衝著內帑而來,不用多久別的產業也肯定會陸續遭到打壓。
內帑雖說只是皇帝的私房錢,可是朝廷賑災、分封賞賜、養兵打仗……這些地方往往都要用到內庫的錢。今年雨水不豐,如果進入夏季持續不降雨的話,莊稼無收就必須開倉賑災,可是因為去年南方大水,幾個郡遭到水淹,剛剛將庫裡留存的糧食用光了,需要糧食就必須向商人購買,如果這時庫裡再沒了錢……
楚皇后想到這裡,背後不由得出了一層冷汗,連忙對身邊的太監說:“去看看皇上下朝了沒有,如果下了,請皇上來一趟。”
太監應了離開,楚皇后接過宮女奉上的茶喝了一口,這才想起一直在旁邊默不作聲的藺秋,看著他那悠(發)閒(呆)的小臉,不知怎的心中竟然有些不忿。拿過案上的幾本賬簿放在藺秋面前,說:“太子妃也跟著本宮學了一個多月,這些田莊的就交由太子妃負責吧。”
其實楚皇后剛說完就有些後悔,自己這是怎麼了,居然把氣撒在一個孩子身上,藺秋才剛滿十一歲,雖說精於術數,這經營田莊畢竟不同,他一個從小養在深宅裡的孩子,大概連麥子和稻子都分不清吧。而且再一細看,遞給藺秋的那幾個田莊竟然就是雁歸山附近的那幾個,因為缺水,這幾個田莊今年肯定是無收了。
誰知藺秋點了點頭,沒有任何猶豫的接過賬簿,讓楚皇后反悔的話直接憋在了嗓子裡。
思來想去,楚皇后最終沒有收回田莊,而是給藺秋派了一個善於經營田莊的太監,名叫張德兒的來協助藺秋。
過了一會兒太監來報,皇帝剛剛下朝正向坤寧宮而來,藺秋雖是男子,但畢竟是“兒媳婦”,不適合在這裡,於是帶著張德兒和嬤嬤們告辭。
剛一回到景琉宮,就見梁熙也剛剛進門,頭戴金玉冠,身穿滾龍袍,應該是剛剛下朝回來。
☆、第13章
“張德兒?你怎麼在這裡?”梁熙看到跟在藺秋身後的張德兒,感到有些驚訝。張德兒為人謹慎,能力又強,是楚皇后的心腹之一。
張德兒恭敬行禮,說:“回太子殿下,皇后娘娘讓太子妃掌管雁歸山一帶的田莊,命奴婢從旁協助。”
“母后讓你管理田莊?”梁熙不可思議的看著面前這個瘦弱的,呆兮兮的小孩。
藺秋點了點頭,把案上面的賬簿指給他看。
梁熙有些羨慕藺秋,居然那麼快就有事情可做了。別以為讓你做事是壓榨你,其實那是對你的信任,也是交給你權力。就象梁熙,即使身為太子,每日上朝聽政,卻只能聽不能議,站在那裡和個木頭樁子也沒啥區別,手裡的權力出了景琉宮完全無效。
到不是說梁熙有多渴望權力,事實上正相反,他最想做的是個紈絝富家子弟,每日睡到午後無人管,跑馬鬥狗有人陪,吃飽了玩,玩累了睡,啥都不用管,可是現在成了太子,每天天不亮就要起來,在朝堂上一站幾個時辰,午後還要聽太傅囉囉嗦嗦的講課和嘮叨……這也罷了,如果以後更進一步,象他父皇那樣每日為了國家大事操心勞累,真是想想就頭皮發麻。
隨手翻了幾下賬簿,梁熙對田莊一點興趣也沒有,不過……他眨巴了幾下雙眼,問張德兒:“田莊裡都種了些什麼?”
張德兒心中雖有些奇怪,這個紈絝太子怎麼對田莊感興趣了?臉上卻分毫不顯,依舊恭謹道:“回太子殿下,往年雨水充足的時候,田莊裡也會種些瓜果,只是這兩年雨水不豐,只種了些麥黍之物。”
“哦,麥黍啊……”梁熙立刻做出一副興致勃勃的樣子,扭頭對藺秋說:“太子妃可曾見過麥黍長什麼樣?沒見過吧,孤也未曾見過。這管理田莊不能只聽人彙報,必須事事親力親為才可,如果連種植的作物都不認識,那肯定是不行的。”
他這邊話沒說完,旁邊的劉嬤嬤臉都要綠了,“事事親力親為”?這是要自家小公子下田種地嗎?開什麼玩笑!自家小公子好不容易最近臉色好了一些,要再受了他的蠱惑,真的跑去嘗試種田,非累病了不可!要不是梁熙的太子身份,劉嬤嬤非衝過來揍他一頓不可。
梁熙還不知道自己被人恨上了,繼續興沖沖的說:“我看太子妃還是要去田莊裡瞧瞧,只是此去雁歸山往返也要兩日,太子妃身體又不好,孤實在不放心,不如就讓孤陪太子妃一同前去,太子妃以為如何?”
藺秋愣了一下,心裡莫名的有些歡喜,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