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第3/4 頁)
道路,前緣無緣,佛前不問生死,佛不度我我自度!
人人都是未來佛,我便是佛,何需佛來度?
他人之法,非我之法,我可借之為己用,感悟出自己的法。
心中句句問道聲,但只在這一刻,秦少游剎那間明悟了。
是人非佛,是自己非院長!
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處山谷
彷彿歷轉了百世的輪迴,承載的萬年的滄桑,一剎那又如永恆,在悟道境內,在花開的佛樹下,時間的輪廓似乎已經模糊,只有心中流轉著一種玄奧莫測,飄渺如雲的道念。
似一念花開,在五百年後,於佛相問間,感悟剎那,隨心,隨性,隨念,萬法皆空,卻又不空。
這是一種至深的道意領悟,秦少游心中問道,不斷感悟,直到佛花落盡,盡化成一片佛光消融入他的體內。
那一刻,他的內體有佛音唱響,體外已是佛光閃閃,他身邊三尺地內,已化成一片淨土,佛光蒸騰中,如有三千尊佛陀在顯化,它們靜坐蓮臺上,口誦真經,剎那間,這片天地充滿了無盡的異象,神光湛滿這片世界。
但也僅是一剎那間,那些無盡的佛光,無盡的異象迴歸,無息地消融入到秦少游的體內,金光融入血脈之中,如同三千尊佛陀蟄伏在秦少游的體內,但這些佛像並不顯化,幾乎盡是隱入聖脈秘點的最深處,也唯有秦少游已經開劈出的五個秘點,而每一個秘點上便蟄伏著一尊佛像,秦少游可以一念勾動,顯化出來,這絕對是一層強大的護身聖法。
當然,如今只能顯化出五尊佛陀虛象,而當秦少游能把秘點開發盡,也許可以顯化出三千佛象,共誦佛音,那時,絕對可以鎮壓六道三界,如同神人般的存在。
於佛光消盡那一刻醒來,秦少游緩緩的睜開了雙眼,而這一片天地,花開的佛樹已經消失,這片天地唯有藍天白雲,大山古林,冰原雪地,江湖奔騰,從前的一切不變,只是這裡少了一棵花開的佛樹,還有一位捧書的青年。
秦少游安靜的站了起來,這次悟道,他的聖修境界沒有突破,但心境修為卻達至了一個恐怖的程度,念力之強大,也許連一般的小天前期之境的強者也未必比得上。
如今的他,至少在小天人的威壓下,他不會受絲毫的影響。秦少游之所以擁有這般強大的念力,除了這次悟道收穫突破外,更重要的是他修習的《一元聖法》,還有他是太極真體,本身靈識神異,念力已經無比強大。
看了一眼這片世界,神念在這片天地擴散,他突然發覺自己的感知不知比從前強大了多少,方圓一里內的一花一草,一蟲一獸,都無法逃得過他的感知,都一一地浮現在他的念海間。
而且,他此刻的眼神變得無比的銳利,如風中的塵埃,只要他願意,他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此刻出現在他面前的已是一片暫新的世界,固然,這裡的大山依然是從前的大山,江河依然是從前的江河,但秦少游此刻支也可看到事物的最細微處。
如在某處泥土種子破殼的生命之始,樹木吐出嫩芽的聲音,江河中,蜉蚴過江,細蝦爭渡的景象,還許許多多道不盡,說不完的細微處,他都可以清楚地看在眼內。
“入境而細微,原來當神念不斷的強大,便可以看到很多常人無法看到的東西,若如此,如院長這般的存在,他的神念之力浩瀚如汪洋,無邊無際,那不知他看到的是一片什麼樣的天地,是否可以看到未來?“
秦少游心中突然轉過這等念頭,但又剎那間消去,因為他此時發現自己身處的大地突然震動起來,而他所在地方是一處荒原。
若是在之前,花開佛樹還在的時候,青年院長也在捧著聖典,靜然而觀,那這一樹一人至少還可以成為這裡一道突出的風景。
只是人逝樹消,此刻只有秦少游一人獨立在廣闊的荒原上,看著盡頭遠山處夕陽西落,黃昏的餘輝讓天地一片血紅,如同一片流血的戰場,感覺到一種死去的悲壯。
荒原震動,秦少游卻遠遠看到了一群強大的蠻牛自遠方向他奔騰而來,它們來勢洶洶,鐵蹄踏動大地,震得荒原都有道道裂痕顯化。
而且,每一頭蠻頭頭上那一對閃動著幽黑光澤的彎角,讓人看得膽顫心驚。
它們披著一身夕陽的餘輝而來,如同遲暮的英雄,向一個歸家的方向奔去。
它們的速度如閃電奔雷,便是在秦少游感應到震動那一刻,再抬頭觀看瞬間,這群披著一身夕陽餘輝的蠻牛已經衝到了他的身前,下一刻,他已經淹沒在了無盡的蠻牛群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