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部分(第2/4 頁)
放光。
諸古留下的寶物,就算不是道兵,但也絕對珍貴無比了。沒想到小小一個大禪寺中,竟有這等至寶。
“對諸位而言,應該稱不上至寶。妙法蓮華經只是純粹的jīng'wén,參悟其中的內容,或許能精深大乘佛法,但對於非禪修的修者而言,就沒有那麼大的價值了。”明通大師解釋道,也就是妙法蓮華經對禪修外的修者無多大用處,否則這等隱秘之事,他也不敢輕易告訴別人。
“只是佛法嗎?那就太無趣了。”巨人王頓時搖了搖頭,興趣全無。他又不信佛,看什麼佛經,就算能從那jīng'wén裡領悟出大乘佛法,也不關他的事。
厄難鳥也是一下子意興闌珊,他本以為jīng'wén裡會有古佛留下的秘法或秘術,才產生興趣。但只是佛法,對它這天煞孤星又有什麼幫助,難不成他要遁入空門?
“大師剛剛說古佛留下十二卷經書,這十二卷經書都只是純粹的jīng'wén嗎?以古佛的大神通,說不定在jīng'wén中留下了什麼奧妙呢。”師師倒是繼續好奇的道,十二卷jīng'wén流傳於世,若說沒有什麼特殊的用意,實在不合古佛的地位。
“十二卷jīng'wén從遠古時代開始,便由八大名寺分別保管。其中大雷音寺保管其中三卷,水月庵和靈隱寺各保管兩卷,至於其他五座寺廟,則分別保管一卷。”
“諸位不是我等僧人,自然不知道佛祖遺留下來的jīng'wén對我等的意義。jīng'wén裡有佛祖的思想,悟了便猶如佛祖真傳,領悟大乘佛法。這十二卷jīng'wén,是八大名寺賴以存在的根基,八大名寺之所以能夠高僧輩出,源遠流長,和這十二卷jīng'wén脫離不了關係。”
“我大禪寺一直保管著妙法蓮華經,歷代有不少僧人從其中領悟出高深佛法,但除此之外是否另有妙用,卻是無人知曉。至於其他名寺所保管的jīng'wén是否也這樣,我們卻是不得而知了。”明通大師詳細闡述道。
“怪不得那法顯和尚想要搶奪妙法蓮華經,看來得到此jīng'wén,就等若清涼寺成為了新的八大名寺。”寧淵恍然大悟,十二卷古佛遺經有著特殊的傳承意義,保管jīng'wén的寺廟地位自然也跟著水漲船高。
大雷音寺以一寺之力保管整整三卷jīng'wén,足以說明他們在菩提淨土無可撼動的地位。
而清涼寺作為近萬年來才崛起的寺廟,底蘊不足,自然希望透過持有jīng'wén來提高自己的地位。而與之相反,大禪寺式微多年,自然就成為了他人眼中的一塊肥肉。
“出家之人,還如此沽名釣譽,看不透這些虛名,清涼寺的僧人佛法造詣未免太低了。”藍加長老直搖頭。
“清涼寺的法宇方丈是得道高僧,向來淡漠名利,此事想來不會是他的意思。法顯師兄也是被符咒腐蝕了內心,才會做出這等荒唐事。”明通大師說道,對清涼寺並無多少怨恨和不滿。
“但願如此,不然今天幫大師打發了法顯,日後還是會出現新的問題。”寧淵點點頭,但願一切如明通大師所說。
眾人飲茶閒聊,明通大師佛法精深,談吐不俗,寧淵與他一番交談,受益匪淺。
明通大師本打算先安置兩位師兄的舍利子,但無奈出了法顯和尚的變故,因此只能先將事情押後,先等清涼寺的人來了再說。
清涼寺和普陀山之間的距離,對於一名尊者而言並不算遠。因此在一群人等待了半天之後,清涼寺的方丈法宇,就帶著幾名dì'zǐ親自過來了。
法宇方丈帶的只是普通dì'zǐ,並沒有一大群人聲勢驚人,這首先就贏得了寧淵的好感。這說明對方並不想找大禪寺算賬,這法宇比起他的師弟,確實要強上不少。
“老衲師弟竟然出了這等變故,實在是慚愧萬分。對於給貴寺和幾位施主造成的困擾,老衲替他表達深沉的歉意。”法宇方丈向所有人深深行了一禮,眼裡有著哀痛之意。
大禪寺的人早已經在路上告知了他事情的原委,當知道自己的師弟被符咒反噬,險些鑄下大錯,他比誰都要來得心痛。
“法宇師兄言重了。”明通大師顯然十分尊敬法宇,連忙扶起了他。
清涼寺的人道完歉,後續就是解決法顯和尚的問題了。很顯然已經失去心智的法顯和尚,不宜繼續留在世間。
寧淵見兩位大師都不像狠心之人,便開口要替他們了斷。沒想法宇方丈搖了搖頭,道。“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