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3/4 頁)
的源頭是什麼?”黑玄魔帝將這個深奧的問題拋給了姜易。
“大道的源頭?弟子不知!”姜易思索了片刻,搖了搖頭。
以前在崑崙仙宗,只知道修習仙法道術,煉丹畫符,對於修道深層的思考少之又少。
“大道並非憑空而來,我們所修煉的每一道神通,每一種天地法則,都不是憑空而來。練武,有武技,武技是人創造。而修道,有道法,道法則是‘神蹟’的創造。
煌煌宇宙,流傳著諸多‘神蹟’,這些‘神蹟’就像是最原始的法則殘片一般,每一種道術、法則都是由許多種‘神蹟’融合而成,遮天魔功也不例外。”
當黑玄魔帝將這些陌生的概念灌輸給姜易時,姜易的確被深深的震撼了。
神蹟,從字面上理解,“神”留下的遺蹟。
神是不存在的,至少在大家看來,這世界上沒有神,只有接近於神的人。
因此,那些流傳於天地間的法則殘片,創造大道的力量來源,被人們看成是“神”留下的遺蹟。
一些曠世奇才,得天之巧,掌握了這一條條“神蹟”的規律,融會貫通,便自創出了道術,法則。
這就好像武者修煉的武技,武技萬千不一,招式無盡,但終歸是一拳一掌,一刀一劍組合起來的。
“神蹟”就如同這些基礎的招式,掌握了“神蹟”規律,自創道術法則,便也輕而易舉了。
“掌教大人,你是要讓我學習‘神蹟’規律?”姜易瞪大眼睛盯著黑玄魔帝。
第六十章 神之子
聞言,黑玄魔帝也是盯著姜易,問道:“怎麼樣?這個辦法是不是也不容易。你要是能夠掌握‘神蹟’,成為‘神蹟師’,黑玄門的窘境也就煙消雲散了。”
“神蹟”如果那麼好掌握,天地間便都是創法狂人了。
每一種天地法則,曠世神通的誕生,都是經歷了數代人的心血,不斷完善,不斷的以身試法,冒著各種危險才能夠成功。
之所以創造神通法則如此之艱難,正是因為“神蹟”太過縹緲,便如鏡花水月,海市蜃樓,令人無法捉摸。
當然,這世上不乏天才。
有些人,天生擁有捕捉“神蹟”的能力,在學習掌握了一些“神蹟”之後,卻也能獨自創造出一些神通,或者去完善神通。
這一類人,號稱“神蹟師”,其地位也是最高尚的。
一個億萬級人口的帝國,可能會誕生十名煉神期大能,但或許連一個神蹟師都沒有。
而一旦出現一名神蹟師,必然要引動修道界的波瀾,各大宗門各方勢力都會出手爭搶。
就如同眼下的黑玄門,如果有神蹟師的出現,他們一定會拼命的爭奪。
因為“神蹟師”可以把殘缺的遮天魔功給完善補全,這種能力,是其他任何人都無法辦到的。
只可惜,在這整個西荒大陸上都找不出多少神蹟師來,即便加上東荒大陸,以及荒海,恐怕也不足百名神蹟師。
“神蹟師?居然還有這種職業!”姜易深吸了一口氣。
“神蹟師是大凡界,乃至小仙界中都極其高貴的存在。他們可以幫人完善道術法則,甚至自創神通。你可知道蜃樓宮為何一直這麼強盛?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擁有海神聖女蘇菲娜的傳承,更是因為蜃樓城近百年來出了兩名神蹟師。”黑玄魔帝道。
聞言,姜易臉色一變。
“蜃樓城有神蹟師,那……難道不可以找他們幫忙麼?”姜易十分不解。
黑玄魔帝沉吟了片刻,輕輕搖頭:“哪有你想的這麼簡單!每個人都把神蹟師視為珍寶,蜃樓城豈會這麼容易的幫忙?再說,遮天魔功是我黑玄門至高無上的傳承,亦不能隨便的展露在外人面前。”
遮天魔功可以算是黑玄門的立足之本,正是因為黑玄門無人煉成,才一步步的走向了低谷。
黑玄門之中,只有歷代的掌教,聖卡魔徒,以及少數幾個元老才能觀摩遮天魔功。
姜易也可以理解黑玄魔帝的心思,誰都不願意把這種秘法展示給別人,更何況蜃樓宮已經和黑玄門漸行漸遠,不屑與之為伍。
“神蹟師到底要具備什麼條件?”姜易繼續問道。
黑玄魔帝道:“神蹟師最重要的一點,便是神蹟捕捉能力。或許你的靈魂力足夠強大,或許你的精神世界足夠強大,那是一種虛無縹緲的力量,與生俱來的天賦。我亦無法掌握這種力量。
不過判斷是否擁有捕捉神蹟的能力並不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