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4/4 頁)
詞應運而生了。
同一年入伍,同一位教官,同一個軍隊……“同期”之間往往最容易建立感情的,同樣的環境和經歷,原本就更容易滋生對事物的相同看法。
“沒有比同期更天然的同盟”——這是某位大將一次醉酒之後說出來的胡話,事後他雖然笑著把這件事帶了過去,可是這句話到底是流傳開了。
所有人都是這麼想的。
不過,在越來越多學院派出身的軍官進入軍部之後,同期的概念被重新擴充套件開來,終於,被擴充套件到軍官們的學生時代了。
同一所學校畢業,同一屆畢業——這些“同期”軍官往往最終會倒向共同的陣營,在這種大背景下,在最近百年中,各大軍事學院最終形成了以“首席”為中心的教育理念。
每一屆學生中的最強者被統稱“首席”,他們可以直接統領那一屆的全體學生。
不是某個科系的學生,而是那一屆所有科系的全體學生。
整屆學生就像一個微型的軍部,按照科系不同,學生們分別隸屬不同軍種、不同部門,而統率全部軍種的,就是這個微型軍部的元帥——首席了。
首席的意志,終將成為當屆所有學生的意志;首席的選擇,也會成為那屆學生的全體選擇。
由於這種極度超然的位置,每年的畢業季,各大軍事學院的首席從來都是軍部重點招募的物件,他們進入軍部之後會被重點培養,再若干年後,首席中的首席最終會成為軍部的佼佼者。
就像一座完美的金字塔。
百年來,無人可以打破這個由精英構成的超級壁壘。
彷彿是為了進一步突出“首席”們的超然地位,各個軍事學院們為首席們提供了各種各樣普通學生完全無法享受到的特殊服務。
那名醫務官剛剛說的、獨立於學生寢室以外、超大超豪華的獨棟寢室樓便是其中一項。
“一共七棟寢室樓,六棟是有主人的,而七年級的學長已經畢業,他之前的寢室已經空出來了。”——這是他剛剛查到的資訊。
陽光下,看著遠處那片白色的建築群,奧利維亞眯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