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部分(第3/4 頁)
徵詢了全體船員的意見後,卻放棄了這樣的機會,毅然決定戰鬥到底。
“亡靈”號大量進水,整個船體都在逐漸傾斜,但是船上的全體船員們,在卡克姆的指揮下依然在那勇敢作戰,他們竭力試圖將最後一發炮彈發出,而那個平素名聲並不怎麼太好的“金手指”就這樣站在船頭,靜靜的,靜靜的隨著他的“亡靈”號一起沉沒。
所有的參戰水手都親眼目睹了這一切,不管是英國人,或者是他們的敵人,都對卡克姆的行徑表達出了自己最深的敬意,儘管有些人看不起卡克姆,甚至痛恨這些海盜,但卡克姆和他地“亡靈”號。從海戰的一開始,就表現得像個真正的戰士……
在這一次的作戰中,英國人損失了兩艘戰艦,而聯軍方面的損失也同樣為兩艘。這未免讓人有些惱火。在兩次的交戰中,看起來佔有優勢的聯軍,卻一直無法取得決定性地勝利。那些可恨的英國佬,依舊還在那戰鬥著。似乎正在嗤笑著敵人的無能。
米歇爾將軍已經無法再等待下去了,海面的殘酷戰爭,英國人不惜代價地封鎖,已經讓荷蘭國內產生了嚴重的不滿。大量的商船隊無法到達荷蘭,如果再這樣持續下去,荷蘭的經濟很快就會崩潰,從而,不得不面臨投降的可能。
在這樣的心態驅使下,米歇爾將軍決定一次性的將全部的聯軍戰艦投放到海戰之中,並擺出了對英國的港口進行攻擊地企圖,從而迫使英國人拿出全部的力量,與實力遠勝於他們的聯軍進行決戰。並最終擊潰他們,從而達到擊敗英國的可能但勒克將軍在得知了這一作戰意圖後,卻嚴厲制止了米歇爾地企圖。攻擊英國的港口,將極有可能激怒中國方面。從而使中國艦隊有藉口加入到戰爭之中。一旦中國艦隊加入,這將是一件非常可怕地事情。作為西班牙艦隊的將軍。他嚴重反對這一作戰計劃。
米歇爾將軍有些無奈,但是就在這個時候,卻傳來英國艦隊調動異常頻繁,似乎有主動與聯軍艦隊決戰的可能,這一突發的情況,讓米歇爾將軍有些摸不著頭腦。
其實,正如情報所說的那樣。英國人的確是準備展開最後的決戰了。
這也是英國人無奈地選擇。因為在英國人和荷蘭以及西班牙作戰地時候,在法國方面的孔代親王則率領著部下。打敗了那些巴黎地叛徒們,成功的護送著路易國王回到了巴黎,而中國人方面傳來情報,法國極有可能藉助英國正進行戰爭的機會,進行某些不軌企圖。
現在逼迫英國必須要結束這該死的戰爭,騰出力量來對付法國人了。查理國王給維爾利斯將軍下達了嚴厲的旨令,命令其不惜一切代價,儘快擊潰對面的敵人。英國需要海軍的全力協助,取得完全的制海權,以威懾法國不要輕舉妄動……
既然雙方都有這方面的意圖,那麼最後的決戰已經無法避免。
在波特蘭的海域,雙方集結起了全部能夠調動的力量。時西班牙和荷蘭聯合艦隊的各類艦船,包括武裝商船在內,達到了一百二十艘。英國方面含武裝商船,縱火船在內,總計七十三艘。當然,這並不包括隨時能提供援助的中國戰艦在內。
大明武英三年十二月十二日,“波特蘭大海戰”爆發。
其實當時正處在冬季,並不適合於一場海上的決戰,雙方更好的作作戰條件應該是在春季。但是雙方各自嚴峻的國內形勢,已經都不允許這樣的局面再拖延下去了。就好像雙方在此之前商量好的,波特蘭大海戰,在氣候條件並不成熟的情況下發生!
第一天的激戰中,荷蘭艦隊憑藉數量上的優勢,不但搶佔了上風,更漸漸包圍了阿爾比利斯上校所指揮的艦隊,給了處於逆風狀態的英國艦隊以沉重的打擊,但戰鬥的持續沒有使得荷蘭艦隊保住勝果,戰至黃昏雙方各損失了幾艘戰艦,可以說是平分秋色。
英國的“萊茵河畔的天鵝”號遭到俘虜,艦長不幸陣亡。“光芒”號也被擊成重傷,不得不退出了戰場。而荷蘭的“艾利斯”號,西班牙的“威風”都永遠的沉入到了冰涼的大海之中。還有“善良”號戰艦,也同樣因為受傷而喪失了戰鬥力。
第二天,英國艦隊首先發難。荷蘭後衛艦隊想要搶佔上風,結果引起陣形混亂。但英國艦隊由於數量上屈居劣勢,無法抓住戰機打擊聯軍,故雙方仍未打破僵持之局。
其後米歇爾將軍準備改變戰法,由西班牙艦隊負責拖住英國艦隊,而自己則親自率領荷蘭艦隊溯泰晤士河而上進攻英國首都倫敦。
這一作戰企圖很快被英國人所察覺,維爾利斯將軍立刻命令克爾納將軍帶著二十七艘戰艦,十艘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