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第3/4 頁)
即將邁進大儒之列。”方運邊走邊笑著祝賀。
李文鷹轉過身,兩道劍眉格外醒目,一股寶劍在鞘引而不發的氣勢躍然眼前,連天地都暗了三分。
他淡然一笑,道:“這還要歸功你的《陋室銘》,都準備妥當了?”
“是。”方運道。
“與我共乘青雲,前去孔城。”
李文鷹腳下浮現一片白雲,方運走過去,小心翼翼踩上去,上面軟綿綿的像棉花,踩實了以後如踩在地面一樣,沒有什麼不適。
方運站在李文鷹身側,落後半個身位。
白雲緩緩升起,方運立刻感到有一股無形的牆壁護住自己,讓自己不至於掉下去。
方運抬頭向下看,就見附近的許多人抬頭望過來,尤其是那些小孩子,興奮地拍手叫著。
白雲直上青天,向聖院的方向飛去。
方運看著前方萬里晴空,遠處無盡碧海,還有下面的樹林田野,心中舒暢。
李文鷹道:“想必你已看完我的聖墟遊記,可有什麼感想?”
“大人果決勇武,只是有些人可惜了。”方運道。
“那就是聖墟,是人族和妖族的另一個戰場,也是每一個人的戰場。”李文鷹道。
方運感到李文鷹這話裡有話,但單從這句話猜不出什麼來。
之後李文鷹沒有再說話,方運可以感到他周身才氣湧動,似乎在消耗才氣做什麼事。
方運知道李文鷹話不多,也就沒有開口問別的,從含湖貝中拿出李繁銘的那本書,上面記錄了紀聖世家所知道的所有聖墟的事情。方運再次閱讀加深記憶,連那些一筆帶過的細節都認真記住,避免因為不起眼的細節出大問題。
聖元大陸比華夏古國的大得多,山川河流等地位置也有所差別。
一路上風平浪靜,兩個小時後,方運看到一片群山,飛過群山,是一片平原。
秋高氣爽,遼闊的平原被秋風染黃,藍天碧海黃土地是天地間最美麗的風景,但方運的目光卻被大地上一座突兀孤山吸引。
那座山是倒立著,山腳細而山頂粗,不過山頂被連綿的白雲籠罩,看不透上面是什麼。
山頂之下清晰可見,一條盤山路盤旋而上,隱約可見幾人正在向上攀登。
在倒峰山下,有一座孔子根據《易經》親自督造的巨大城市,從高空遠遠看去,那城市完全就是一幅超級巨大的文王八卦圖。
方運感受到一股無形但浩瀚的氣息撲面而來,其中彷彿蘊含人族最偉大的力量,讓人歎為觀止。
這裡就是孔城,也叫聖城,是曲阜的一部分,而整個曲阜府除了倒峰山,都屬於孔子世家。
孔城是整座聖元大陸最繁華的城市,凡是聖元大陸各地有的,孔城一定有,各地沒有的,孔城也有。
這座城市之大,遠超方運所知的任何城市。
許久之後,方運讚歎道:“真是好氣魄。”
“孔城之上只有眾聖才能飛行,我在城門落下。”李文鷹說著,白雲緩緩下降。
孔城越來越近,而方運這才發覺孔城遠比他想象中更大,那城牆足足有十五丈高,相當於十五層樓,而城牆寬也超過五丈,除了眾聖親自出手,人力絕對沒辦法建造這麼誇張的城市。
城市中車水馬龍,繁華的街道熙熙攘攘,人流如織,在高空看去,那些人小的如同螞蟻一樣,把整座孔城塞得滿滿的。
兩人在城門前落下,許多人正進進出出。
周圍大多數人都尊敬地望著身穿青衣繡雲服的李文鷹,少數人停下腳步側讓,請李文鷹和方運先走,另外一部分人見怪不怪,看了李文鷹一眼後繼續進出。
還有一些讀書人根據李文鷹奇特的眉毛認出他,主動拱手致意。
李文鷹向點點頭表示還禮,然後帶著方運向裡走。
“孔城分內城和外城,其中內城最安全,各國的所有世家豪門在內城都有產業。我有一友人在內乾城置辦了一處兩進的院子,平日只有兩個人打掃,以後你就住在那裡。”
“好。”方運答應道,心想文王八卦中乾為天,內乾城必然是孔城地位最高的人居住的地方,而孔城中心則是孔府學宮,地位僅次於聖院。
李文鷹道:“我許久沒來聖院,正好趁此機會入聖地磨礪。八月十五那天,我會下山和你一同去孔府學宮,帶你參與此次的聖墟中秋文會,爭那前百之位。你初來乍到,這些日子不要悶在家裡苦讀,在內城四處走走,散散心,無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