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第3/4 頁)
是慶國和武國今年的秀才實在不堪,竟不能堅持到結束。”
“那今年應給慶國和武國的聖院之物扣除一半,全部送與景國。”
“善。”
書山中,山下的人最多,第一山的人也較多,而第二山第一閣有兩人,第二閣只剩一人,且已經失敗。
書山傳承數百年,每年總會有半聖世家子弟到達第三山,而現在,最優秀的一個也無法透過二山第二閣。
眾聖世家的子弟個個面色灰敗。
其他人卻沒有那麼大的壓力,在山下望著方運的背影,希望他能創造一次奇蹟。
方運踏上第三山,只見牌匾上寫著四個字,倒背如流。
方運不由自主想起自己請聖選的時候,那位半聖也考了他倒背如流。
“怪不得連李文鷹在舉人的時候都過不了三山三閣,難怪從來沒有一個秀才過得了,這可不是一般難。”
一張紙浮現,上面出現考題,倒背《春秋》。
《春秋》乃孔子編寫的第一部編年體史書,用字極為簡練,微言大義,以至於很多人讀不懂。
左丘明成大儒時,對《春秋》進行了註解,寫成《春秋左氏傳》,俗稱《左傳》,使他的才氣達到大儒巔峰。最後憑藉當世第一部國別體史書《國語》奠定了聖基,最後封半聖。
《春秋左氏傳》字數極多,但《春秋》原作只有不到兩萬字。
方運有了倒背《論語》的經驗,稍稍準備,就藉助奇書天地倒背《春秋》。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方運一字不差地背誦到最後。
“……月正王,春,年元。”
在方運說完最後一個字後,三山齊動。
一道彩虹之橋自方運身前出現,飛跨三山到四山。
方運抬腳踏上彩虹之橋,緩緩向前走。
彩虹之橋發出七色光芒,落在方運的身體上,逐漸被方運吸收。
方運不斷向前走,他身後的彩虹橋不斷消失。
山下的眾多秀才先是集體愣住,因為從未有秀才能透過三山三閣,可方運做到了。
“方運大才!”
“人族最秀!”
“景國萬勝!”
數不清的人轟然叫好。
在這份奇蹟面前,許多人的不服氣煙消雲散,認可了方運為天下第一秀才的身份,只有極少數人心中妒火中燒,而這些人就算天縱奇才,終其一生也走不過三山二閣。
“他過了那彩虹,就會得到文心吧?”
“只是不知道他能得到什麼樣的文心。”
“我倒是聽人說過,書山的第一顆文心都是‘奮筆疾書’,分上中下三品。”
“方運能得幾品?”
“必然是跟九閣的考驗有關,九閣的考驗完成的越好,則品級越高。方運絕對能得到中品‘奮筆疾書’,至於上品,幾乎不可能,只有聖人才能有辦法提升文心,那衣知世哪怕必成半聖、有亞聖的可能,也只有中品文心而已。”
“方運文心必然到手,不知他能不能過第四山。”
“第四山連舉人都很難過,更不用說他一個秀才。”
方運一步一步向前走,自己的身體毫無變化,但是文宮卻越來越熱,好像有一團火似的。
一路走下去,在下了彩虹之橋到達第四山的時候,方運只覺文宮一震,一股熱流自眉心出現,傳遍全身。
方運心中歡喜,讀書人文膽為重,而文心也十分重要,文心不僅有神奇的作用,還能迅速平息才氣震動,讓人可以快速再次使用戰詩詞,更能讓才氣迅速恢復。
第124章 星辰樹
聖元大陸人人都知道,有了文膽,是合格的讀書人,而有了文心,才算是強大的讀書人。
方運神入文宮。
眼前卻不是文宮,而是一片夜空。
方運仔細一看,這竟然不是夜空,而是一棵巨樹。
巨樹位於極為遙遠的地方,下不見根,只能看到一部分樹幹和樹冠。
這巨樹樹身漆黑,不知道以什麼築成,分出無數的枝條,枝條上掛滿了數不清的星辰。
這棵巨樹散發著厚重悠久的奇特氣息,如同是世界的本源,又好像是世界的本體,方運感到自己無比渺小。
方運知道每一顆星星都是一顆恆星,絕對不可能是古代人理解的星辰,每一顆恆星都相當於一顆太陽,而且太陽在恆星中算是小的。
“神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