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部分(第1/4 頁)
“嗯,我給你三個選項,可任選其一,完成即可透過第九山。第一,你當張龍象。第二,你在三天內殺一頭妖族半聖。第三,你在十天內讓蠻族歸附人族。”書山老人淡然道。
“咱們還是談談張龍象的事吧。”方運瞪著書山老人,三個選項和一個選項毫無區別。
“你對孔聖文界瞭解多少?”書山老人問。
方運道:“瞭解有限。只知道孔聖文界之中也有妖蠻,不過孔聖文界依舊尊‘周’為正朔,依舊是周朝,只尊一位周天子。但實際被齊、楚、燕、韓、趙、魏、秦共七國把持,沒有其他小國。孔聖文界歷經千年,無論七國如何征戰,都沒有任何一國能一統天下,也沒有任何一國會被滅國。多年前孔聖文界也十分混亂,但最近百年,開始一直對外,討伐文界妖蠻。各國都有許多讀書人,據說當年孔聖聖隕後,部分才氣進入文界,推動孔聖文界讀書人不斷發展。”
“孔聖文界沒有聖院,但有大儒殿堂。近百年來各國對外,所以內部糾紛或問題都由大儒殿堂解決。目前好像是秦、趙和楚國最強,各有數位大儒。不過,不知為何,孔聖文界的讀書人似乎有缺陷,實力都比聖元大陸同文位者稍弱。倒是到了大儒的層次,差距反而會很小,聽說孔聖文界出過幾位出色的大儒,讓人極為惋惜,因為那幾位大儒若是在聖元大陸誕生,必然能封聖,可偏偏在孔聖文界誕生,最終止步於大儒,身化黃土。”
“孔聖文界是縮小的聖元大陸,外形如同一隻公雞,同樣有文界妖蠻與文界水族,只不過數量遠不如外界多,而且與人族旗鼓相當。前不久,孔聖文界計程車兵抵達兩界山參戰,一敗塗地,屢戰屢敗,甚至被一些兩界山的人嘲笑……”
方運不斷說出自己對孔聖文界的瞭解,同時看著書山老人,希望在不對的地方由他糾正。
等方運說完,書山老人輕輕點頭,道:“不錯,你可知珠江軍?”
“珠江軍?不知道。”方運道。
“楚國張家,只要有人晉升大學士,便可擔任珠江軍元帥,統兵二十萬。當然,不成大學士,你張龍象也是名義上的珠江軍領袖,只不過不封元帥,只有前將軍的職權,只能控制一萬士兵。你進入孔聖文界後,要儘快執掌珠江軍,若是無法掌控珠江軍,怕是無法透過第九山。”
“珠江軍對我有何用?”方運問。
“不久之後,珠江軍將兵進兩界山,抗擊妖蠻。”書山老人緩緩道。
“我……不,張龍象也要進入兩界山?”
“自然。”
方運愣在原地,萬萬沒想到,自己的第九山考驗竟然會跟兩界山聯絡到一起。
第1422章 畢參之戰
“讓我去兩界山,便是第九山的真正考驗吧。”方運問。
“的確如此。這一戰,妖界在試探人族的實力,在為第二次兩界山大戰做準備。此戰之前,兩界山上空有白虹氣衝畢參,因此,兩界山兵部把這場戰役命名為‘畢參之戰’。你所要做的,便是讓人族獲得畢參之戰的勝利!”書山老人道。
方運愣了一下,盯著書山老人深邃的雙眼,緩緩道:“的確比殺死妖聖和收降蠻族容易一些。”
“老夫很看好你。”書山老人一本正經道。
方運頓覺頭疼,道:“我更希望您在開玩笑。畢宿和參宿乃是白虎七宿中的兩宿,而白虎眾星主殺伐,氣衝畢參,乃大凶之兆,兵部竟然把此戰命名為‘畢參之戰’,顯然是做好破釜沉舟的準備,甚至當成第二次兩界山之戰的第一戰。”
“兩界山兵部的確有這種說法。”書山老人道。
“第一次兩界山之戰分為八場戰役,除了最後一戰獲得龍族援助算是慘勝,前七場戰役盡皆失敗。我一個翰林,憑什麼能讓人族在此戰獲勝?”方運問。
“我無法回答你,只知道,你若想透過第九山取得完整的無上文心‘一心二用’,還有更大的好處,便要勝利。”書山老人道。
“哦?第九山有無上文心我能猜到,難道還有更大的好處?”方運盯著書山老人的雙眼,懷疑他在畫大餅。
“有,非常之大。”書山老人正色道。
方運皺起眉頭,沉吟道:“此戰涉及兩界,雖無聖位出手,但決定性的力量是妖蠻王者與大儒,我何德何能決定勝負?”
“因為並非是全面開戰,妖族極少有大妖王參戰,因為妖族最優秀的大妖王和大蠻王都在各地修煉,為葬聖谷和最終之戰做準備。只有兩界大戰全面爆發,大部分妖蠻王者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