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部分(第2/4 頁)
大軍入城,第一件事便是清理打掃蓮山關的裡裡外外。
蓮山關落入蠻族手裡近十年,已經被糟蹋成了豬圈。
原本的蓮山關將軍府還好一些,方運暫時在那裡辦公。
大軍剛剛抵達,軍務極為繁重,方運坐到椅子上後,就開始不斷下達軍令,比如調換職務、各軍防區、給養軍械、值守時間、追殺蠻族、掃蕩周邊等等,要考慮到方方面面,以至於方運乾脆把所有的翰林與進士將軍叫到一起,足足商議了兩個時辰,才做出基本的決定。
珠江軍的前軍與鹿門軍所有大軍留在蓮山關,珠江軍前軍將軍王黎擔任蓮山關主將,負責蓮山關日常事務和對外軍務。
明天,方運會帶領其餘珠江軍返回珠城。
處理完大軍事務,已經是深夜,方運沒有入睡,而是拿出紙筆,開始書寫《古妖史》。
晉升大學士後,方運的才氣更多,力量更強,書寫《古妖史》的速度提升,雖然已經難以達到奮筆疾書的速度,但也是普通人書寫的數倍。
隨著書寫《古妖史》增多,方運感到自己對史道的力量理解更深,而且這種力量並非揠苗助長,是潛移默化增強自身。
史家讀書人眾多,人人都會編撰史書,但真正有大成就的並不多,而最後被聖院欽定為“正史”的,迄今為止只有八十四套,遠遠少於人族歷史上出現的史家大學士的數量。
方運在寫《古妖史》之前,進行過總結,能不能成為正史,能不能形成強大的聖道力量,有幾個重要的影響因素。
排在第一位的,便是真實性,佔據史書比重的五成。每一位史家讀書人在寫屬於自己的史書前,都要查證前人資料,最終留在史書中的內容與歷史越相近,則史書的地位越高、力量越強。
排在第二位的,便是史家讀書人對歷史的理解,比重佔三成。有一些史家讀書人之所以能成半聖,便是在這方面完美無缺,他們不會被表面的歷史事件影響,總能站在客觀且更高的角度來看待歷史。
他們既不會蠢到完全相信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這種話,也不會被稗官野史所矇騙。
因為,“歷史由勝利者書寫”這句話從字面上理解過於膚淺,換一種說法,強者有改變歷史的能力,才是正確的理解。
嘲笑勝利者而忽視其改變歷史的強大能力,是愚昧的行為,而最愚昧的行為是,不僅嘲諷否定勝利者,反而認定失敗者才是更強大更完美的一方。
強者們改變歷史,歷史選擇正確的最強者,所以,歷史是由勝利的最強者書寫。
排在第三位的,則是史家讀書人的表達能力,或者是天賦,或者是後天積累,能呈現出更好的歷史畫卷,佔據約一成的比重。
其餘因素眾多,加在一起佔據了一成左右的比重。
方運相信,自己的《古妖史》必然會位列正史之一,因為古妖傳承的記憶都是真實發生過,這本書的真實性甚至勝於史家半聖的史書。
而對歷史的理解,方運更有自信,龍族、古妖、妖蠻、人族和華夏古國共五種歷史呈現在自己面前,已經將自己薰陶成合格的史家讀書人。
第1513章 殺雞儆猴
在攻克蓮山關的第二天,方運帶領珠江軍的中軍、左軍、右軍和後軍回返,而前軍與鹿門軍留在蓮山關。
珠江軍前將軍王黎作為蓮山關主將和荀天凌暫時留在蓮山關。
荀天凌體悟最近所得,吸收文曲星力量,過些日子尋找蓮山關周邊的蠻王磨礪自己。
大軍南歸,在四月初一的上午,早就得到訊息的珠城文武官員以及十數萬的居民前往南城外,望著前方黑壓壓的大軍。
歸來的珠江軍中,只有一杆大旗樹立。
那是一面有些老舊的大旗,血紅為底,金黃色的穗子為邊,春風一動,大旗招展,彷彿破開塵封於歷史長河中的遠古戰場,攜億萬戰魂而出,依稀顯露三個黑色的隸書。
珠江軍!
獵獵血旗,奪天地之色。
在大旗之後,還有一些甲牛車,每輛車上都堆著大量的蠻族頭顱。
在看到珠江軍大旗的一瞬間,眾多珠城人鼻子一酸,淚水滑落,一些老人甚至放聲大哭。
不多時,方運率領大軍抵達城門前。
方運騎著黑色的蛟馬在大軍的最前端,身後有一人舉著高高的珠江軍大旗。
道路兩邊的珠城百姓不斷呼喊,許多女子甚至不斷把自己做的荷包、手帕等物拋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