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部分(第2/4 頁)
不到。
但是,方運知道,楚王既然敢做出這種事,定然已經銷燬所有的證據,絕不可能被人抓到把柄。
“楚王啊楚王,你若提前止步,本聖還要留你一個體面。現在你竟然對一個孩子下手,等了結兩界山之事,本聖自會去楚國討回公道。”方運眼中的狠色緩緩消散,快步向外走。
不多時,方運找上西聖閣的執事,請西聖閣派人去荊州救張經安並保護三天,一切花費由他承擔或者從軍功中扣除。
西聖閣執事立刻請示西聖閣閣老,西聖閣閣老立刻下令前去救人,並說這一切都是西聖閣應當做的,不用方運花一文錢。
現在的張龍象,已經不是普通的文界人。
隨後,方運在兩界山使用與雷廷真約定好的接頭暗號,很快有一位大學士來拜訪,方運提出一個要求,宗雷兩家要麼在三天內把張經安送入文界秘地,脫離楚王的勢力範圍,要麼逼楚王自裁,任選其一,否則的話,退還一切寶物,終結一切合作。
很快,方運收到西聖閣的文書,西聖閣派遣一位張家大學士前去救治,幸虧去的早,若是晚幾個時辰,張經安的頭腦會受到難以治癒的損傷,甚至可能會痴呆,永遠無法凝聚文宮,即便是半聖也要消耗很大力量方可解決。現在經過那位醫家大學士治療,孩子已經安然無恙,休息幾天便能生龍活虎,雖然醫書吸收了幾味神藥才除掉孩子的病根,但張家的大學士表示順手為之,不要任何補償或報酬。
方運聯絡到張仲景世家的那位大學士張蘇木,傳書感謝,並記住此人。
當天夜裡,宗雷兩家接頭的大學士前來,表示已經知道文界發生的事,逼楚王自裁關係重大,兩家難以做到,但保證三天內送張經安去文界秘地。
送走宗家的大學士,方運望著窗外。
明月高掛,文曲懸天。
此刻已經接近臘月,聖元大陸與文界等地已經天寒地凍,而兩界山中氣溫卻一如往常,不冷不熱,被聖廟的力量控制。
方運的眸子比月光更冷。
第二天一早,珠江軍登城,再度與祺山軍換防相同的城段。
在換防的過程中,方運掃過祺山軍所有人,連普通計程車兵都沒有放過,沒有發現任何異常,他們看似並不知張經安之事。
方運站在原地不動,祺山軍眾將領走近之後,相互間甚至不點頭問候。
方運看向以苟葆為首的七位大學士,最後目光落在靖郡王的臉上。
七位大學士都感受到方運的目光,腳步減緩。
“靖郡王,本侯有一事想問。”方運面色平靜,但雙目中卻發散著徹骨的寒意。
七位大學士和其餘祺山軍將領心中暗驚,雙方一直對立,可從未見到張龍象的目光如此充滿恨意。而且,一位是王,一位是侯,爵位中間甚至還有一個公,差距極大,方運竟然不用謙稱,還自稱本侯,這語氣誰都聽得出來不善。
眾人停下腳步,靖郡王面色不悅,皺眉道:“張鳴州有何事要問?”
整支祺山軍停步,方運在他們之前,引來各處讀書人的目光,一些大學士甚至不再去管妖蠻攻城,只盯著這裡看。
方運的目光緩緩掃過七位大學士,最後盯著靖郡王緩緩問:“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靖郡王愕然,聽到方運這首詩的其餘人也疑惑不解,方運在問,既然靖郡王從文界楚國來,自然知道荊州的事,那麼在來兩界山的時候,張府內窗前的梅花是否開放。
隨後,許多人反覆讀詩,發現沒有特別之處,於是猜測這也許是在方運向靖郡王表達善意,同時也表達自己的思鄉之情。
第1560章 清洗珠城
靖郡王捉摸不透,狐疑地看著方運,數息後微笑道:“張鳴州果然大才,故鄉永珍,荊州百景,只取一枝寒梅,思鄉之情躍然眼前,意象清新,詩句別緻,當是佳句,至少達府,或可鳴州。”
苟葆在一旁微笑道:“靖郡王回楚國又來兩界山,已過許久,珠江侯憋了這麼多天終於找到機會炫耀一番,倒也有心機。靖郡王,您就回答他吧。”
靖郡王微笑道:“我來之日,梅花當未開,現在楚國即將進入臘月,怕是梅花已經盛開。”靖郡王正常回答,心中卻格外詫異,一直盯著方運,總覺得方運的這首詩頗有深意。
別人感覺不到,但祺山軍的將領們卻覺得毛骨悚然,方運的目光冷意太重,許多人本能地縮了縮身子。
方運輕輕點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