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部分(第2/4 頁)
合傳令將軍的節奏,進行三輪射。
而且,這些戰詩兵將也同樣進行交叉射擊。
戰詩兵將的攻擊距離短,而文界弓弩兵的攻擊距離遠,兩支大軍相互配合,對前方的妖蠻進行強大的火力壓制。
方運從高空掃視前方,輕輕搖了搖頭。
其他各軍將領的兵法並不弱,但在細處卻有許多不足。
在這種純粹防守利用遠端射擊殺傷的階段,大量的兵法毫無用處,所以只有在細節方面深入研究,才能夠最大程度殺傷敵人。
那麼,射擊的角度、方式、時機等等這些方面都是重中之重。
方運知道兵家讀書人並非無能,而是大多數人都把時間花在戰詩詞、兵書或聖道之上,很少人會研究這種對自身聖道或兵書毫無作用的具體戰鬥方式。
方運至今沒有出手,可其餘各軍的大學士或翰林已經想盡辦法使用戰詩詞或兵法增強各自的大軍。
從高空看去,城外的妖蠻隊形有了變化。
從第一到第二十城段,大多數妖蠻都在三四里的距離被射殺,無法衝到城牆一里內,就算有零星的妖帥衝到城牆下,也會被迅速殺死。
從第二十城段開始,有許多妖蠻接近城牆,都遭到上方戰詩兵將的猛烈攻擊,導致無法攀爬。
最後十四個城段由文界大軍負責,許多妖蠻已經開始攀爬城牆!
但是,唯獨珠江軍防守的城段幾乎和第一到二十城段差不多,跟文界城段格格不入。
從妖蠻城的方向看向兩界山,妖蠻在文界軍城段前形成了一個“凹”字形,無論如何衝殺,珠江軍前方的妖蠻始終無法衝破箭雨的壓制。
很快,各軍大學士發現珠江軍的與眾不同。
文界司的大司正親自聯絡方運,希望方運公佈具體的練兵之法和戰術體系,並說明一旦在人族運用,不僅會給珠江軍軍功,還會給予他軍功。
方運準備多時,直接把吞海貝中的文書用官印複製下來,傳書給對方。
隨後,方運看向左側的祺山軍。
祺山侯苟葆正望著珠江軍前方的妖蠻發愣,面色鐵青。
第1535章 聖物餘波
方運笑了笑,繼續坐在平步青雲之上望向城外的妖蠻,然後從吞海貝中拿出一本兩界山大儒撰寫的《浴血齋記》,仔細閱讀,這本書記錄了一位駐守在兩界山長達五十年之久的大儒的親身經歷。
這位大儒把自己的書齋命名為“浴血齋”,一心與妖蠻戰鬥,成為兩界山的傳奇人物。
和看普通書籍不同,方運以最慢的速度讀書,一目十行,這樣他可以在讀書的時候反覆思考,從書中得到最有效的資訊。
翰林前將軍王黎發覺城牆上幾乎所有的大儒與大學士都看向珠江軍,忍不住對附近的將領道:“實力證明一切,讓苟葆老賊的詛咒見鬼去吧!我珠江軍,定然可以在兩界山城頭站穩!”
珠江軍上下士氣大振,弓手們更有信心,對妖蠻造成更大的殺傷。
半刻鐘後,方運突然抬頭看了一眼正前方。
衝鋒的妖蠻開始增加。
其中,衝向珠江軍城段的妖蠻竟然整整多了一倍,完全超過其他任何城段,即便是最強的前二十城段,妖蠻的數量也只增加了五成而已。
方運思索數息,繼續低頭看《浴血齋記》的最後一卷。
看到前方更密集的妖蠻,珠江軍將領的壓力驟然增加,但是,那些士兵並不知道,只是按部就班射擊。
穩定的射擊救了這些士兵,而強大的交叉射擊在這個時候顯現出不一般的威力,每一輪箭雨造成的殺傷力,竟然達到之前的兩倍!
這意味著,額外增加一倍的妖蠻完全成了活靶子,毫無用處。
隨著派出的妖蠻越來越多,文界軍防守的城段已經陸續有妖蠻衝上來,除了珠江軍。
一開始,那些能登上城牆的妖蠻並不多,而且妖位很低,最高也不過是妖帥,就算衝上來也會被海量的戰詩兵將淹沒。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終於有妖蠻在文界軍城段站穩,而且越來越多,形成界山城牆上最常見的登城戰。
唯獨珠江軍前的妖蠻始終無法登上城牆。
時間慢慢過去,突然,第四十五城段的妖蠻向第四十六城段移動。
祺山軍的敵人,竟然從側面攻擊珠江軍。
所有珠江軍將領都沒有反應過來,方運則只是抬了一下眼皮,隨意看了一眼,然後繼續讀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