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部分(第3/4 頁)
叫,數不清的妖蠻開始呼喊。
眾進士一言不發,三百餘唇槍舌劍如同三百道流光劃破長空,交織成一片絢爛的光華,所過之處,成片的妖蠻頭顱飛起,腥臭的妖蠻之血如噴泉湧出。
隨後,眾進士按照之前預定好的方式進攻。
一百餘新晉進士只使用唇槍舌劍攻擊妖蠻將或之下的妖蠻,不得攻擊妖帥,而青年進士近半主要負責攻擊妖將,剩下的都是半聖世家的精英,幾乎人人的唇槍舌劍裡都融入了蛟龍骨,主要負責妖將,次要負責擊殺妖帥。
尤其張知星、姬守愚等成名青年進士的唇槍舌劍,比許多中年進士的唇槍舌劍更強,絕對可以在短時間內斬殺妖蠻帥。
景國的進士中只有馬朝明和方運兩個詩狂,但這三百二十九人中足足有四十二位詩狂。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卻是雷家的雷礫。
包括方運在內的四十一位詩狂,都只是把秀才戰詩詞練到三境,這位雷礫卻是把舉人戰詩詞練到三境。
雷礫的三境戰詩不是別的,而是流傳極廣的舉人傳世戰詩《大風歌》,乃是大漢的開國皇帝劉邦所作。
普通《大風歌》形成的龍捲風不過五丈,三境的《大風歌》誦出後,會形成二十丈高的恐怖黑色龍捲風,這龍捲風不時向八方擴散小型龍捲風,每一道小型龍捲風都相當於進士戰詩詞的威力。
不僅如此,隨著時間變化,黑色龍捲風會化為一尊巨大的風巨人,風巨人足足有三十層樓那麼高!
龍捲風是風巨人的下半身,上半身則化為一尊由風雲凝聚的秦漢猛士,那猛士不時向下方投射出風之長槍,一槍輕鬆殺死一頭妖蠻將,妖蠻帥都不敢硬抗,只能躲避。
這風巨人暗合大風歌最後一句的“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中的“猛士”,異常兇悍。
方運看著三境《大風歌》暗暗咂舌,心道不愧是相當於翰林層次的戰詩詞,而曾經有人給翰林戰詩詞一個明確的比喻。
毀山。
翰林的戰詩詞能毀掉一座不小的山峰。
這三境《大風歌》就有毀掉一座山峰的破壞力。
文寶的戰詩詞永遠只是一境,而且缺少真正的文人精神,這《大風歌》盡顯雷礫對此首戰詩的理解,又有三境之威,堪稱恐怖。
不止方運看著心驚,第一次看到三境《大風歌》的人也無比羨慕,雷礫憑藉《大風歌》就足以毀滅三千妖蠻的部落。
更可怕的還在後面,雷礫連續書寫三次《大風歌》,整整三尊二十層樓那麼高的風巨人出現在妖蠻大營中,不斷獵殺妖蠻。
毫無疑問,若比較殺妖蠻將或之下妖蠻的效率,雷礫佔據十國進士第一!
但是,若論殺妖帥的效率,方運的兩把真龍古劍乃是當仁不讓的第一。
十國各地觀看春獵榜的人發現,嘉國的榜值以極快的速度增長,一次漲一點或五點。
景國的卻不同,都是成百成百上漲。
各國進士各顯其能,醫家的幾人一看己方根本不用治療,立刻改用醫書中的毒藥篇,使用毒藥力量毒殺妖蠻。
可惜妖蠻身體強大,氣血可直接隔絕進士層次的毒醫術,導致毒醫術只能削弱妖蠻,而無法直接殺傷,可毒醫術範圍極大,使得許多妖蠻的力量不斷流失,作用不小。
妖將的力量根本威脅不了三百人族勇士,妖帥倒是可以,但早就被六十多詩狂進士或唇槍舌劍極強的進士盯住,一旦靠近必然會被殺死。
大隊中有幾位特殊的中年進士,他們都與妖蠻鏖戰二十年以上,有著豐富的經驗,並且有足夠的軍功與戰績,因此被聖院封為浴血之士。
方運在進攻的時候時不時觀察,很快發現這些浴血之士的特點。
這些人極為冷靜,他們有著超乎尋常的判斷力,總能第一時間知道攻擊哪裡、攻擊哪個妖帥,也能第一時間發現誰的防守出現漏洞,同時還能第一時間彌補任何突發的錯誤。
這裡畢竟是有三萬妖蠻的巨型部落,大都是經驗豐富的戰俘,哪怕是倉促聚集,也能傷到人族進士,但在那幾位浴血之士的聯手下,妖蠻竟然一直沒能傷到人族進士一根汗毛。
這些浴血之士的戰鬥方式行雲流水,給人的感覺如同庖丁解牛,他們不是在殺妖蠻,而是在從事最美妙最精緻的藝術創作,他們的出口成章像是吟唱,他們的紙上談兵如同在舞蹈,充滿別樣的美感。
方運心悅誠服,差距就是差距,在二十多年生死歷練的經驗面前,再強的天賦也必須低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