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部分(第4/4 頁)
檢視傳書,結果發現許多熟悉或不熟的人自薦或推薦他人,只為當方運的私兵或幕僚。
在回家的路上,方運邊走邊想,有人當私兵或幕僚是求之不得的事,但自己班底未穩固,貿然接納大量的人必然出現各種矛盾,畢竟人心最複雜,不像蠻族私兵那麼容易控制。
方運吃完午飯,沒有去文戰場練習唇槍舌劍或戰詩詞,而是坐在書房裡思考自己的班底人選。
農家前來相助的進士自然不能拒絕,“農事”乃是殿試的重要科目,農事得甲或乙最好,若得丙,就立刻失去殿試前三的資格,溫飽永遠是人族最優先考慮的問題。
向師爺是官場老油條,而且是文相姜河川推薦給蔡禾的,跟了蔡禾數年,甚至可以說比方應物都可靠。
方應物也是幕僚的人選,此人遊歷景國各地,可不僅僅只會用下半身考慮,在花樓畫舫間結識形形色色的人、聽到稀奇古怪的事,都是方運所欠缺的。方應物比向師爺更年輕,在某些方面更加敏銳。
至於妖蠻私兵的私兵長就由敖煌擔任,敖煌一定會很有幹勁。
而官爵私兵則由軍方派人,目前官爵私兵的將軍是一位陳聖世家的中年翰林,在軍中任職多年,但為了方運的安危,將被陳家送到方運身邊,而那兩千私兵名義上是屬於景國皇室,實際上卻是陳聖世家的人一手帶出來計程車兵,對景國的忠誠度不容置疑。
方運想清楚,再加上聖院派遣來的人,現在的班底足夠了,再多就顯得臃腫,畢竟自己只是治理一縣,不是治理一州甚至一國。若是缺人,直接去大源府的方家親屬中選拔,同族關係極為可靠,與方運乃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哪怕同族的人想投靠方運的敵人,對方也未必願意接受。
等“方家”站穩腳跟,有了初步的規模,才可以加快對外招攬人才。
下午時分,皇宮大內太監前來宣讀聖旨,正式冊封方運為“鎮國公”,賞賜王府、別院、園林、良田等等等等,並帶來整整九十輛馬車的賀禮!
方家根本裝不下這麼多賀禮,這些東西都會被送入位於明德街的著名園林“泉園”,泉園乃是景國最好的三大皇家園林之一,其中一座贈送給了陳觀海,兩座皇家自用,現在卻分出一座贈送方運。
方運聽到這個賞賜後明顯一愣,昨天朝議並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