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部分(第1/4 頁)
“看來得把普及衛生知識和強制衛生安全提上日程了。”方運心道,不過他並非矯情之人,依舊繼續下筷子。
合格的吃貨可以克服所有的阻力。
夥計再次端著托盤和一盤熱菜上來的時候,愣了一下,因為桌子上的六盤滷醬已經吃光了,乾淨得跟舔過似的。
方運道:“我比較能吃,再來六盤同樣的菜。”
“仗義!”敖煌覺得此刻的方運無比偉岸,比龍聖爺爺都高大。
“好哩!”夥計見過吃幾十盤菜的進士將軍或蠻族私兵,很快接受眼前的事實。
第二輪六盤上來,方運沒再下筷子,都是敖煌自己在吃。
敖煌吃得太快,發出吧嗒吧嗒的聲音,方運輕咳一聲,道:“食不語。”
敖煌立刻心領神會,閉上嘴慢慢咀嚼。
可吃了一會兒,敖煌又張嘴吃飯發出很大的聲音,方運微笑道:“咀嚼食物的時候儘量閉著嘴,不然會漏掉食物。”
“哦。”敖煌答應道,改變咀嚼方式,並沒有覺察到方運婉轉的規勸方式。
可敖煌終究是個孩子,吃了一會兒又忘了,又吧嗒吧嗒張嘴亂吃,方運只是淡然一笑,這次沒有提醒,以後也不會提醒。
和糾正敖煌這些不會害人害己的小毛病比起來,敖煌的自尊心更重要。更何況,如果連敖煌這點小瑕疵都無法容忍,那也配不上兩人的友誼。
人無完人。
方運微笑看著敖煌,伸手摸了摸他的頭。
敖煌用頭蹭了蹭方運的手,露出滿足的笑容,嘿嘿一笑,繼續大吃大嚼。
圓滑世故未必是成長,但寬容一定是。
方運心有所感,這便是禮與義,便是仁與智,不是什麼大道理,而是生活中處處存在的。
只不過,寬容有度。
敖煌吃著吃著竟然站起來踩著椅子,方運一聲冷哼,敖煌立刻重新跪坐著。
日上三竿,街道上的人逐漸多了起來,斜對面是一處茶樓,在現在沒到飯口,裡面的人比酒樓多一些。
茶樓裡,一個說書先生正在說書,說的不是別的,正是方運新編的《白蛇傳》,常常引來滿堂喝彩,隔得老遠都能聽到銅錢叮噹聲。
方運想起那安承材和蛇妖之戀,輕聲一嘆,《白蛇傳》所賺取的銀錢已經全部用來重建盧家鎮,多餘的錢則用來培養盧家鎮的孩子,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多讀書,吃穿用度都好於以前。
不多時,說書先生講完《白蛇傳》,茶樓寂靜下來。
方運轉回頭,發現桌子上只剩空盤子。
“沒吃飽……”敖煌小心翼翼望著方運。
第927章 歌女
“吃吃吃,就知道吃!”方運說著向樓下喊,“小二,再來一套。”
滷肉店的夥計噔噔噔跑到二樓,稍稍彎下腰,問:“這位公子,什麼叫再來一套?”
“就是之前上過什麼,照樣都再來一份。錢從這裡扣。”方運說著,丟擲一個小銀元寶。
夥計急忙接住,用手輕輕一捏就感覺是真金白銀,臉上樂開花兒,忙道:“兩位公子稍等,小的馬上上菜!”一邊下樓一邊心道這年輕公子真不一般,看得出來自己懷疑他沒錢付賬,不用自己開口直接扔過銀子。
敖煌望著刀子嘴豆腐心的方運嘿嘿一笑,伸出小舌頭舔了舔嘴唇,雙目有光,做好再一次大吃的準備。
這時候,樓下有人討論蠻族的禍患,方運便仔細傾聽。
經過幾次微服私訪,方運發現寧安縣人普遍對未來不抱有希望,可祖祖輩輩居住在這裡,去了外地沒田地,萬一又找不到合適的營生,恐怕過的還不如現在。不如走一步算一步,等實在打不過蠻族再逃離。
還有一些人雖然對景國不報希望,但對聖院報希望,相信最後聖院肯定會派人拯救景國。
方運一邊體察民情,一邊思索如何解決蠻族南侵。
北蠻勢大,以全人族之力自然可以消滅,但以景國之力絕無可能解決。
方運正想著,就聽到茶樓裡傳來琵琶聲和古箏的合奏聲,隨後是歌女的歌聲,珠圓玉潤,清脆婉轉,極為悅耳。
那歌女唱的曲調是《涼州詞》,歌詞正是那首傳天下的戰詩《玉門關》。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方運聽了片刻,心道竟然比文會上許多知名歌姬唱得都好聽,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