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部分(第4/4 頁)
公”和“內閣參議”,不過後來便陸續增加文位類的官銜牌。
案首、茂才、解元、會元、狀元和國首都可形成官銜牌,但一般稱文位牌,而且從聖前童生到聖前進士也可加官銜牌,全甲童生到全甲進士也加官銜牌。
再之後,就是聖院認可的職位或稱號,比如詩狂、浴血進士、天樹之子,像方運的詩祖和虛聖,都可加官銜牌,而且後兩者都是大型官銜牌。
方運因為讓寧安縣成為刑殿、工殿和醫殿的試點,自身在三殿也獲得了各殿的“行走”,同樣會有官銜牌。
對普通人來說,額外得一兩塊官銜牌就已經是少見,哪怕是四大才子那個層次,額外官銜牌也只有七八面而已,方運倒好,他的官銜牌早就超過十面。
普通官銜牌容易打造,但詩祖和虛聖兩面官銜牌的打造過程非常複雜,要用景國最好的工匠,不僅要用到木匠漆匠,還需要珠寶匠和金匠相助,同時需要文相親自寫上“詩祖”和“虛聖”。
禮部光是準備和挑選材料就用了兩個多月,不出意外,過些天那些官銜牌就能送到方運手上。
方運準備收到官銜牌後直接放飲江貝里放著,沒必要拿出來用,雖說官銜牌是衡量一個人地位的標準之一,但方運已經不需要這種方式來襯托自己,畢竟二十多面官銜牌往大街上一舉太誇張了,比國君儀仗隊都更醒目。
這時候,許多考生已經靠近,大部分人又興奮又緊張,只不過不是因為科舉,而是因為方運。
在讀書人的心目中,方運的地位比國君都高!比大儒都更有名!
在場的考生或許有這樣那樣的缺點,或許沒讀過某位大儒的書,或許不清楚某位國君的品性,但是,沒有一個人沒讀過方運的詩詞文,甚至許多人都已經把方運的詩詞文背得滾瓜爛熟。
在詩詞文章方面,方運已經是他們的精神導師,無可替代!
由於這裡是考場,場合比較特別,這些考生也不便行大禮,走到近處後,只是快速作揖,表達對方運的敬意。
方運微微點頭,表示還禮。
突然,申洺陰陽怪氣道:“方縣令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