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部分(第3/4 頁)
聖開明,在下佩服。那在下便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此刻,文戰慶國若勝利,有五害!”
歐寞說完,環視奉天殿,繼續道道:“這第一害,便是斷我景國之援助!眾所周知,今年冬天妖蠻必將全力南侵,我景國縱然再強,也獨木難支,若無其餘各國和聖院援助,則無一戰之力。若無意外,慶國至少可出一支十萬強軍和一位大儒,至於物資糧草不計其數,若文戰取勝,慶國必然收回一切援助!”
“第二害,便是慶國反擊!慶國一旦迅速做出報復反擊,文戰江州,那麼,江州必敗無疑!象州物資必然已經被慶國轉移,乃是一座空州,多年後可恢復生機,但短期內無用。若富饒的江州突然成為慶國之物,那明年我景國連戰時的糧草都無法齊備。”
“第三害,便是分散人力!象州被慶國統治多年,象州人已經把自己當成低一等的慶國人,期盼著有一天能成為更高等的慶國人。一旦收復,他們所在的國家由強變弱,會如何?必然會形成莫大的抗拒之心,而我們必須要額外分出大量的軍士與文官。在草蠻南侵之際,接收象州簡直是自廢一條手臂!”
“第四害,便是人族不睦!妖界已經傳來一個確切的訊息,多尊大聖回返妖界。我等人族最大的危機,已經不是一縣一府甚至一國的得失,而是要立足全人族,縱觀天地間!在妖界即將展開第二次兩界山大戰的前夕,兩國文戰,豈不是自絕於人族,自絕於眾聖?”
“第五害,方虛聖文名受損!方虛聖為何早不文戰晚不文戰,偏偏是今日提出文戰?自然是因為宗家與方虛聖爭奪教化聖道。聖道之爭,本應該是讀書人之間的競爭,方運方虛聖卻裹挾一國,表面上是為奪象州,暗中卻是為報復宗家奪聖道之恨。如此公器私用,當真是方虛聖所為?若方虛聖執意文戰,文名必然受損。”
百官無言以對,實際上,前四害雖然有理,但不重要,第五害才是歐寞的真正目的。
只要讓方運的文戰在道德上站不住腳,那麼方運便失去了文戰的可能。
許多人再次看向左相,事情很明顯,若給歐寞足夠的時間,歐寞也能想出這五害,可短短不到半個時辰就能擬出如此有條理的五害,只有左相能做到。
方運笑了笑,道:“歐侍郎倒是忘了,封我方氏藏書館的,與宗家無關,而是慶國國君。慶國國君與我無聖道之爭,封藏書館合乎慶國國法。等驗證藏書館合法,自然會允許開館,我怎會連一天也等不了就文戰?”
歐寞一愣,道:“你與宗家雖無爭奪教化聖道之名,卻有爭奪之實。”
方運突然肅穆,厲聲道:“歐寞,身為堂堂翰林,在宗聖未開口之前,汙衊宗聖與區區進士爭聖道,又挑撥我與宗聖關係,你該當何罪!”
第743章 釜底抽薪
身為雜家翰林,若是方運提出問題,歐寞或以權術信口開河胡亂回答,或以掩耳盜鈴避免文膽受損,方運拿他毫無辦法。
雜家的“掩耳盜鈴”、縱橫家的“朝秦暮楚”和兵家的“兵不厭詐”,都有極為特別的力量,只要有足夠強大的意志,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很難被識破。
方運一聲厲喝,卻逼得歐寞無言以對。
方運和普通讀書人無法識破或反擊雜家的權術,但眾聖的力量卻不容欺瞞,一旦方運步步緊逼,抓住紕漏,足以把歐寞置於死地。
教化聖道雖重要,但宗聖終究是半聖,絕無可能與方運這個進士爭聖道,一旦宗聖不顧體面親自相爭,那就意味著其他半聖也可以親自出手,而慶國大量讀書人也會逐漸背棄宗聖。
雜家的實力終究低於儒家、兵家、墨家和法家等各家。
宗聖不出面,宗家就不能公然與方運爭教化聖道,所以藉助慶國國君之力查封方氏藏書館,但現在卻給了方運藉口。
方運直接問罪歐寞,除非宗聖親自開口承認與方運爭聖道,否則歐寞必然會被定罪。
突然,左相柳山道:“吏部侍郎歐寞,出言無狀,信口雌黃,本應重罰,但景國正值用人之際,罰俸一年,准許戴罪立功。若三年內再有劣跡,官降一級!”
歐寞立刻欠身道:“下官一時冒犯,還望鎮國公原諒。那第五害乃是我捕風捉影之言。鎮國公忠君體國,大公無私,不存絲毫的私慾,今日文戰慶國,與藏書館被封沒有絲毫關係。”
方運早就知道雜家的路數,哪怕事敗也會習慣反咬一口噁心人。
方運冷哼一聲,道:“我本就想文戰象州,只是找不到時機,今日得知慶國竟然封我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