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部分(第4/4 頁)
與雷龍闊四目相交,輕輕點頭,都從對方的眼睛中看到無盡的鬥志。
方運始終站在龍頭之上,不斷地拋竿甩線,練習垂釣。
外海的風大,本來對釣線魚鉤有所影響,但方運發現海風對龍鱗釣竿沒有分毫影響。唯一能影響魚鉤和線的,就是海浪和海水。
不一會兒,方運遇到了一條文心魚,這條文心魚足有七寸長,遊速極快,而且離船頭達九十丈,第一次垂釣失敗後,方運還沒等第二次拋竿,那條文心魚就游出龍船的範圍。
接下來,方運遇到的都是這種文心魚,遊速快,也十分靈活,一旦第一次垂釣失敗,它們都會本能地向更遠的地方遊動。
方運意識到這裡的魚變聰明瞭,自己除非改變方向去追,否則幾乎不可能釣到魚。
一刻鐘後,方運發現前方出現一條銀白色的魚,足足兩尺長!
白魚為普通文心,但銀魚是絕頂文心!
對大多數讀書人來說,能在學海中得到一顆普通文心已然不虛此行,若能得到絕頂文心,那絕對是大獲成功。
在看到那條魚的一瞬間,所有樓船上的人全都緊握釣竿。
連笨大儒田松石都本能地盯著那裡。
方運看了看,自己雖然能看到那魚,但若依舊直線航行,到時候離那魚最近的距離也是二百丈,釣不到。
方運想了想,輕輕搖頭,不準備改變方向,至少要五尺長的中品絕頂文心魚才值得。
所有樓船的船主都在猶豫,對他們來說,兩尺長的絕頂文心魚值得改變方向,但問題是正在競渡,若是現在貿然轉向,很可能影響最後的結果。
所有的樓船都沒有動。
部分艨艟和部分帆船改變方向,向銀魚圍過去!
一位豪邁的翰林大笑道:“用約定俗成的方式,諸位一起競爭,不準撞擊對方,不準以魚線糾纏阻礙對方,誰釣中算誰的!”
“那是自然!學海自然要爭,但爭得要有秩序!”
衝向那裡的讀書人神態都很安然,沒有因此變得敵視其他人。
方運輕輕點頭,這學海垂釣和科舉一樣,都是人族內部的良性競爭。
那些追逐銀魚的船隻慢慢落後,不多時,後方傳來祝賀聲。
方運仔細一聽,才知那是一條“立地書櫥”文心魚,心中不由一動,這是最好的絕頂文心之一。
在十國成立前,有位叫吳時的秀才,未中舉人的時候,曾做過縣令幕僚,處理政務了得,知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