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部分(第3/4 頁)
,就差沒指著他鼻子罵“你柳山該死”。
不等柳山答話,敖雨薇的聲音再次傳來:“若非本宮有要事前往慶國,定然與煌弟一起會一會你這位宗聖執道者。煌弟就託付給柳相爺了,若他有半點閃失,本宮盡起東海之兵,前往拜訪。”
敖雨薇的聲音在京城上空迴盪,認識敖煌的讀書人都頗感無奈,都說敖煌肆無忌憚,這位敖煌的姐姐可比敖煌更霸氣。
不過,許多讀書人疑惑不解,龍族第一公主去慶國做什麼。
天空中的敖煌兇狠地瞪著柳山,道:“你給我小心點,別讓我找到機會!還有你的那些門人下屬,只要被我抓到落單,見一個殺一個!”
敖煌說完,不甘心地離開,心裡卻在盤算著怎麼報仇。
慶國。
一個清亮又充滿威嚴的聲音傳遍慶國全境,那聲音如女皇聖言,昭告天下。
“慶國宗家,謀害文星龍爵方運,實乃大罪,但念在兩族和睦千年,相互幫扶,不應重罰,也不能不罰。即日起,東海龍宮宣佈慶國禁海,凡慶國之人、慶國船隻,不得下水,欽此!”
慶國東面臨海,北面是長江,兩面臨水,船隻無數。
當敖雨薇最後一個字落下後,慶國東海與長江水域突然出現驚世異變。
一艘打著宗家旗號的商船在近海航行,一道十丈高的滔天巨浪突然自船邊升起,重重落下。
轟……
宗家商船被拍成碎片。
慶國遠江港,乃是慶國第一大軍港,戰船如梭,威名赫赫。
突然,遠江港外的水面出現一個巨大的漩渦,把所有戰船捲入水下。
一刻後,漩渦消失,整座港口的水面漂浮著一層厚厚的破碎木片……
相同的一幕幕在慶國水域接連出現。
僅僅過了兩刻鐘,慶國水域再無一艘慶國船隻!
億萬船隻盡毀!
當“禁海令”的訊息傳遍天下後,所有讀書人無不驚駭,這還叫“不能重罰”?這對整個慶國來說,是致命的打擊。
一旦禁海,慶國的稅收至少會下降兩成!這幾乎比得上景國一年的稅收。
稅收不是關鍵,而是大量慶國人的生活因此改變,再也不能下水。
這一天,慶國數億人在罵宗家。
第1269章 宗家招攬
論榜之上,原本還有許多人抨擊宗家和柳山的行為,禁海令一下,只有人抨擊柳山,沒人攻擊宗家。
因為所有讀書人都心知肚明,這一次禁海,足以引發上億人的民怨,懲罰極重。
這些民怨,完全由宗聖世家承擔!
宗聖不染萬劫,宗家不能。
慶國緊鄰東海,哪怕西海、北海和南海三龍宮聯手,也無法推翻東海的禁海令。
許多人還在論榜上計算此次慶國禁海令的損失。
慶國所有水上軍事力量被一網打盡,從此以後,各國都可以把慶國的水域當作自己的領海。慶國所有的漁民會全部失業,所有的水路運輸都會中斷。
但這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禁海令一旦下達,慶國範圍內的氣候會出現大變,播種的時候需要雨,但到時候降雨量會很少,哪怕用祈雨詩詞也未必能喚來。
收穫的時候不需要雨,但那時候反而會連日大雨。
從此以後,慶國旱季更加乾旱,雨季洪澇倍增。
慶國的讀書人自然會想方設法緩解,但哪怕再努力也會導致農作物減產,保守估計,全慶國的農作物至少會減產兩成。
糧食是國家的基礎,一旦糧食出問題,會引發各行各業的變化。
禁海令,就是一場天災。
就在禁海令頒佈的當天,東海龍宮撤走在慶國的所有水族。
景國所有的漁民或船家奔走相告,紛紛湧向原本屬於慶國的海域,去那裡捕魚,去那裡運輸。
許多景國漁民船家紛紛請人制作方運雕像,放在船頭或船艙中,認定方運可以鎮海。
在萬民唾罵聲中,宗家沒有發表任何宣告,哪怕有人問起,宗家人也藉口宗聖遊歷萬界未歸,不便相告,請慶國民眾不要信謠傳謠,宗家絕對沒有迫害虛聖方運,是東海龍宮誤會了,禁海令很快就可以解除。
在禁海令頒佈的第二天,景國左相一黨不僅沒有收斂,反而變本加厲開始收權。
不過,其餘官員全力抗爭,左相一黨在軍中力量沒有絲毫的增強,而密州也只奪回半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