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部分(第2/4 頁)
烏府府城,整座密州各地今晚幾乎都會大肆燒書。”
“太過分了!”
“還有更過分的!計知白昨夜已經抵達寧安縣,他甚至放話說,從今天起,有讀書人膽敢再支援方運,依舊不收手,盡數以通蠻叛國之名坑殺!”蔡禾道。
“啊?計知白竟然敢做出這種事?”
“給他十個膽子也做不到,最多是嚇唬一些人,然後找機會殺雞儆猴而已,坑殺讀書人之事,別說他,哪怕半聖都做不出來。”
蔡夫人憂心忡忡,道:“寧安縣的那些人,豈不是要倒大黴?當年計知白在寧安受辱最重,而那裡的人也最景仰方虛聖。”
“唉……我現在是自身難保啊。幸好我是河川先生的弟子,否則的話,我定然會坐囚車回京。恩師他老人家很少飲酒,可昨夜竟然喝得酩酊大醉,可見方虛聖之死對他打擊有多大。有幾個當年的同窗甚至猜測,恩師心灰意冷,可能會放棄文相一職,徹底遠離景國,前往兩界山。”
“唉……”蔡夫人只能嘆氣。
蔡禾望著寧安縣的方向,低聲道:“你們先忍忍,等我晉升大學士……”
蔡禾目光中閃過一抹狠色,一抹恨意。
寧安縣。
劉育雙目空洞,任由衙役拉扯著自己向前走。
這位老人腳腕戴著腳鐐,走起路來鎖鏈在地上滑過,發出嘩啦啦的聲音。
一路上,所有的街坊鄰居站在門口,望著劉育,除了少數人幸災樂禍,大多數人眼中都蘊含悲憤。
一些人低聲議論。
“計知白這個王八蛋,簡直喪盡天良!”
“老劉頭多好的人,本來就是縣工坊數得上的工家人,一輩子撲在上面,結果什麼好處沒撈到,都被那些當官的撈走。還好方虛聖來了,說什麼合理分配,給了劉育一個大官,叫什麼‘總攝寧安縣工坊諸事’,每年都有分紅。”
“是啊。當時候都說,倔老頭終於遇到青天了,咱們心裡是一百個服氣。”
“最重要的是,倔老頭劉育上了《文報》!《文報》還有評論,說只有落後愚昧且沒有良心的官衙,才會宣傳任勞任怨的有功之人如何如何苦、如何如何清貧,真正有良心有智慧的官衙,會獎勵這些有功之人,讓他們過上好日子,宣傳他們富裕,宣傳他們不僅用工家技術得到榮譽,還得到實質的好處!有功之人清貧,是官府的無能無恥!我至今都記得這些內容,據說是方虛聖的原話。”
“可是,這種有功之人,卻被計知白抓走了……”
第1261章 計知白審案
寧安縣衙門大堂正門向南面敞開著,大堂中只坐著兩個人。
兩人都身穿進士服,一個坐在正堂的主位之上,年紀約四十出頭,正是新上任的青烏府知府兼寧安代知縣費昌,正笑呵呵地看著位於左側就坐的計知白。
“計老弟,我看不如你坐在我這裡,我旁聽就是。我雖中進士多年,但只在州衙門和京城做一些佐官,還是第一次主政一地。倒是你曾主政寧安城,又曾在吏部任重要官職,經驗遠勝於我。”
計知白白淨的面容上沒有一絲血色,文膽碎裂的打擊至今沒有痊癒,眉目間積鬱著淡淡的愁意。
計知白微微一笑,道:“費老哥客氣了。我當年雖然風光一時,但聖院已經裁決,我永生不得為官,不得進入聖院,更不能進翰林殿,晉升翰林的機會小的可憐。再加上我文膽受損,前途已斷,目前只能做個幕僚,費老哥可別用當年的老眼光看我。”
哪知費昌嚴一本正經道:“計老弟此言差矣。當年我得罪前任右相,被貶到清水衙門,成為眾人的笑柄,一呆就是三年。還好你這個小老鄉救我於水火,不僅讓左相大人委以我重任,此次更是直接任命我為青烏府知府,成為一方重臣,光宗耀祖。這份大恩,我費昌永世難忘,你在我心裡,永遠是那個計知白。”
“唉……”計知白輕輕搖頭。
費昌道:“方運已死,那麼聖院的禁令必然會有所鬆動,過個三五年,宗家一定會讓你以戴罪立功,解除禁令。再者說,方運已死,宗聖的聖道必然暢通無阻,一旦宗聖晉升為亞聖,大赦天下,恐怕一句聖言就能讓你文膽復原。”
計知白眼中閃過一抹喜意,隨後微笑道:“是啊,方運那個禍害終於死了!只要他死了,一切都會解決。恩師已經決定,寧安縣的所有事務交由我處理,一旦有機會起復,必然繼續重用我。”
費昌眼中閃過憂色,道:“方運在寧安城極為得民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