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部分(第3/4 頁)
你立下何志!”孫乃勇大聲喊。
“你不說,我不上岸!”顏域空浮在水上,呆呆地看著方運。
方運無奈一笑,緩緩道:“那麼,在下就複述立志之言。”
所有人屏息斂聲,瞪大眼睛等待。
甚至連宗家雷家這些仇敵都充滿好奇。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方運的聲音彷彿是萬鼓敲擊、萬鍾轟鳴,在天空中不斷迴盪。
“……為萬世開太平……”
在場的每個人心裡都生出難以言喻的震撼。
比第一次聽到聖言,比第一次見到倒峰山,甚至比第一次見到半聖都更加震撼。
“曠世國首啊!”
方運的立志濃縮了所有讀書人的志向!
天有神而無形,天有道而無心,但方運,卻要為天地創造一顆心!
這只是表層含義。
天,是萬物,是一切,星空、海洋、草木、人族和妖蠻等等一切的一切都是天,萬界即為天!
為天地立心,就是要為萬界定下規矩,讓萬界按照方運的意志運轉!
什麼萬界之主,什麼種族巔峰,都不及這個志向遠大!
第1100章 岩漿心臟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為萬界定下規矩之後,就要讓人族萬民掌控自己的命運,不受異族的侵擾,不受妖蠻的欺凌,不被強大勢力壓迫!
聽到“為天地立心”,眾人只是震撼,但聽到“為生民立命”,大多數人敬佩,少數人卻目瞪口呆。
生民,本是《詩經·大雅》中的篇章,生民最基本的意義是周朝的始祖,而“生民”在《詩經》中得天佑,得神佑,後來泛指天下所有人。
為生民立命,本意是教化萬民,用道德去約束,用精神去帶領,讓生民掌握自己的命運。
但,方運卻知道,道德也好,精神也好,都無法真正讓萬民掌握命運。
民眾不能坐以待斃,要去爭,要去鬥,只有這樣,在盛世有保障,在亂世有力量。
方運,要給予民眾保障和力量!
否則,為生民立命只不過是一句口號。
喊著“為生民立命”的人,未必如方運清楚這個過程的殘酷。
只有那些大學士甚至大儒才能聽到“為生民立命”五個字中殺伐之音,因為若方運不想給予民眾力量,那根本不可能出現十二瓣蓮花。
天地有規矩,才能讓生民有命運。
聽到“為往聖繼絕學”,眾人都是心中一嘆。
半聖席雲霄剛剛隕落,方運就立下這種志向,顯然是心有所感,真正想要繼承眾聖們的聖道,並將其發揚光大。
至於最後一句“為萬世開太平”,直指儒家最高境界,要開創出天下大同的社會。
這一次,宗家雷家人一言不發,連他們看得出來,之所以形成十二瓣生蓮臺,是方運自身對這四句有深刻的理解,並且堅定地以這四句為志向前行,否則,空有志向形不成蓮臺,最多是十二瓣蓮花。
方運在寧安縣的政績是最有力的證據。
方運為寧安縣制定新的規矩,這是為寧安城這片天地立心。
方運讓寧安縣子民生活更富足,安全更有保障,科舉的人才越來越多,這是在為他們立命。
方運在多家聖道有所突破,這就是為往聖繼絕學。
寧安縣不僅大變樣,而且許多革新被人族各地學習,堪稱開多處太平之地。
全場的讀書人站在看臺上望著方運。
顏域空正從蓮花池邊往上爬,孫乃勇搭把手拉他上岸。
狀元們站在水池邊,看著蓮臺中的方運。
孫乃勇大聲道:“方運,你今天要是不和我們一醉方休,說不過去啊。”
“對,要自罰三大杯!”顏域空一邊整理衣衫一邊幫腔。
“唉,蓮花池一年多積累的蓮子都歸他一人了!”
“心疼啊!”
所有狀元都心服口服,但嘴上卻不饒人。
方運望向眾狀元,笑道:“血芒古地有龍紋米,等三個月後回來,一人送一兩。”
“不準反悔!”
“就這麼定了!”
眾多狀元大喜。
龍紋米,便是血芒古地獨有的神物。
龍紋米通體如白玉,一粒米有一寸長,成熟之後,表面會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