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部分(第1/4 頁)
以立即使用。
普通進士戰詩詞的威力很難達到翰林文寶的程度。
天塹硯雖然是翰林文寶,但方運有在重陽文會上贏來的龍腦墨硯,效果遠遠超過翰林文寶墨硯,哪怕是大學士文寶墨硯在一些方面都不如此方龍腦墨硯。
方運做好所有準備,慢慢深呼吸,提起半峰筆,腦海中浮現思索了幾個月的孕劍詩,也稱養劍詩。
孕劍詩重在一個“孕”字,要讓自己的詩包裹龍骨,來融合才氣和文膽之力,最後孕育出唇槍舌劍。
唇槍舌劍是介於物質與精神之間的力量,所以有著各種神異之處。
方運因為在凌煙閣的墨劍亭中書寫成三座豐碑,字墨成劍,唇槍舌劍一出,必然有一把墨劍如影隨形,威力等同所在文位的戰詩詞,非同小可。
孕劍詩的選擇,方運慎之又慎,華夏古國中與劍相關的詩詞太多太多,可大都是從側面來寫,而有鑄劍、孕劍之意的詩詞並不多。
方運想了許久,發現了一篇有孕劍之意且不同尋常的詩,應該稱之為聯句。
所謂聯句,是古詩創作的一種方式,不是由一人書寫,而是由多人各出一句或幾句,組成一首詩。
揣摩多日,方運終於決定,用這首在歷史上小有名氣的《劍聯句》作為孕劍詩,而這首詩的前兩個作者都是鼎鼎有名的大人物,哪怕名聲最小的第三人,也因為一篇古文而名傳千年。
此詩的前兩個作者分別是范仲淹與歐陽修,而第三人為滕子京。
方運提筆在聖頁上書寫。
“聖人作神兵,以定天下厄。”
此兩句乃范仲淹所作,方運下筆之後,一股煌煌正氣撲面而來,方運彷彿看到一位“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一代名臣的大氣魄,直書聖人打造神兵,平定天下。
“蚩尤發靈機,干將構雄績。”
這兩句是“散文之聖”歐陽修之作,在古代傳說中,蚩尤冶煉銅鐵,製造兵器,乃是兵器之祖,而干將乃是著名的鑄劍師,與妻子共同鑄造了干將與莫邪兩把名劍。
此話是說,聖人鑄造神劍有蚩尤鑄造兵器之能,又有干將那樣鑄劍的功業。
“橐龠天地開,爐冶陰陽闢。”
這滕子京著兩句書寫火爐的鼓風機一吹天地大開,冶煉神劍的力量能開闢陰陽。
“南帝輸火精,西皇降金液。
炎炎昆岡熒,洶洶洪河擘。
雷霆助意氣,日月淪精魄。
神氣不在大,錯落就三尺。
直淬靈溪泉,橫磨太行石。
雄雌威並立,晝夜光相射。
提攜風雲生,指顧煙霞寂。
堅剛正人心,耿介志士跡。
初疑成夏鼎,魑魅世所適,
又若引吳刀,犀象謂無隔……”
“……鬼類喪影響,佞黨摧肝膈。
一旦會神武,四海屠凶逆。
周王奉天討,商郊千里亦。
楚子揚軍聲,秦師萬首白。
祥輝冠吳楚,殺氣橫燕易。
與君斬鰲足,八極停震虩。
與君刜鵬翼,三辰增煥赫……”
此詩由三人所作,盡顯大氣磅礴,此劍有南帝送來火精,有西皇賜下金液,有雷霆幫助淬鍊,有日月為其魂魄,劍出起風雲,劍指之處山川寂靜,能正人心,能明心志,如夏鼎鎮壓邪異,又如明君舜斬治水不力的鯀所用的吳刀,斬海分浪,飛天衝星,屠兇殺逆。
此劍一出,周武王可百戰百勝,直入大商的朝歌城,此劍在項羽之手,讓秦朝軍士愁白了頭,劍光照耀吳楚兩地,殺氣橫亙在燕易之境,能斬擎天巨龜之足,能斷遮天大鵬之翼……
方運多次誦讀此詩,第一次在聖頁上書寫,心潮澎湃,彷彿自己就是持劍之人,有伐商之能,有滅秦之威。
與此同時,方運的才氣與文膽齊齊輕震,與這首孕劍詩形成共鳴。
在寫完最後一個字後,飲江貝突然張開,一條金光龍骨飛出。
這金光龍骨一入登龍臺,猶如真龍入海,神光大作,仰天長嘯,龍吟雷鳴。
與此同時,登龍臺各地均有生靈做出反應,最強大的那些龍妖侯大吼大叫,發出狂喜的號令,直奔方運所在的方向而來。
真龍之骨妄圖飛走,在飛行過程中甚至有蔑視天下之意,區區進士的詩詞怎可能化真龍為舌劍!
真龍遺骨入登龍臺,要奪登龍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