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部分(第2/4 頁)
手致歉。
“東雲兄你走吧,記得經常傳書……不,你那裡傳書不方便,記得寫信,講述一下邊關的事情,好讓我可以更瞭解邊關,我成進士後,必須要到那裡走一走。六月送張破嶽將軍的時候還答應他,若是他的前軍有難,我必然前去救援。”
常東雲用力點頭,然後重重一抱拳,果斷轉身離開。
等常東雲坐上馬車離開,前來送行的數千人才陸續離開。
那些舉人或舉人之下的學子走得最快,而三十餘進士則一起跟在方運後面,慢慢往回走。
讀書人中進士後,一般有兩條路可走,一是踏入仕途當官,二是進入學宮深造。
兩者都有缺點和優點,前者的缺點是在官場中一不小心就會文膽蒙塵,聖道無望,而後者的缺點是若不能成翰林,則無大成就,年紀大了再當官會被同榜的進士官員遠遠落下。
直接入朝為官的好處是可以不斷獲得世俗的力量,一位進士再不濟,也有影響一府的能力,退休前也至少能獲得從四品的加封。而進入學宮深造的好處是一旦突破成為翰林,地位完全不同。
景國無論怎樣,進士的數量可以用旱澇保收來形容,每年必然出現幾十位進士,但翰林的數量卻不確定,平均一算,景國每年的新翰林連五個都不到。
眾人往回走,喬居澤在方運身邊輕聲道:“昨夜小國公串聯多人,妄圖讓上舍之人同意共上凌煙閣,一旦有六人同意,此次上凌煙閣就會一起前往,節省才氣。小國公找到我的時候,我還不知道什麼情況,便說今日再答覆,等找人一問才清楚是要為難你,便回絕了。小國公可以拉攏三個上舍之人,而另外七人中,你我自然回絕,觀海社的一人已經明確回絕,而文相一脈的一位進士自然回絕,所以就剩下那三人的態度。其中一人與雷家走得近,估計已經同意。”
“那另外兩人呢?”
“一人是豪門之家,出身雖高,但在學宮十分低調。一人是寒門子弟,此人偏偏不學墨家之技而專墨家兼愛,平日裡最喜以兼愛非攻之理調解學子間的矛盾。不過此人確實有一顆兼愛之心,處事公正,保護弱小,在學宮的聲望極高。”
方運點了點頭,表示明白。從進士開始,讀書人就出現明顯的百家分化,農家、工家和醫家等等更加分明,而進士之下永遠主修儒家。
方運道:“那豪門之家的進士主修哪一家?”
“雜家。尤年此人一向目標清晰,他曾對朋友說過,志在一國之相,要以自身所學治國安邦,走的是雜家權術聖道。”
“你的意思是,小國公很可能湊夠六人?”
“是的。現在之所以沒傳出訊息,可能是小國公失敗,也可能是他秘而不宣,只等凌煙閣開啟後突發制人。此事,宮裡之人也無法插手。”
“我明白。不過,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我們不能被不確定的事情壞了心情,那些人要共上凌煙閣,就隨他們去。”方運道。
喬居澤無奈道:“你果然妙語連珠,此話有理,我們靜觀其變吧。”
方運又給趙紅妝發了傳書,趙紅妝說有事處理所以不能來。
走進學宮,方運情緒沒受絲毫影響,微笑著指向一棵高達五十丈的巨樹,足足有二十人合抱那麼粗,這巨樹遠超學宮所有樹木和建築,異常醒目。
方運道:“聽說這棵樹是當年陳聖栽下,前些年快死的時候,陳家人手持陳聖親書的《詠懷樹友》,高聲朗誦,讓這棵樹恢復生機,然後把那篇陳聖之文埋入樹根,一夜之間大樹暴長三十丈,確有此事?”
喬居澤微笑道:“這事你問對人了,我當日還是童生,就在這學宮內讀書,那日早上我就在現場,沒錯,此樹的確一夜之間暴長三十丈。當時還有調皮的孩子要爬樹,但很怪,無論誰爬到三丈高的時候,都會渾身無力,不得不緩緩下來。後來我們明白,那可是陳聖讓其復活的樹,怎能隨便供人攀爬。”
方運點點頭,指向一座橋,道:“這橋雖為‘和合橋’,可聽說經常有失戀之人跳河?”
眾進士笑起來,一個進士解釋道:“是的,百年前有個舉人情場失意,做夢夢到孔聖說跳和合橋就能與他中意的女子百年好合,於是他竟然真從和合橋上跳下去。說來也巧,那人竟然最後真抱得美人歸,逢人便說自己得孔聖託夢。後來真有人信了,夜裡偷偷跳河。不過我們都知道,所謂孔聖託夢不過是那人的妄想,跳河之人與其說是為了挽回,不如說是趁機發洩一番。”
眾人一邊走,一邊談論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