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部分(第3/4 頁)
,也不在意,對方運道:“那你就領著你家的江州西施去第三桌坐吧,那裡人少。”
方運一看,第一桌和第二桌的人不是京城大員就是半聖世家的重要人物,其中就有方運見過的陳家大學士,而第三桌邊的人神態淡然,不像官場中人,方運隱隱猜到應該是幾位豪門家主,於是和楊玉環一起走過去。
方運剛走到桌邊,那幾位家主不等自我介紹,左側酒席傳來一個少年人的舌綻春雷。
“童侍郎邀請方運被拒,去了右邊不來左面,真是讓我等傷心。不如我們左右兩席就定一下此次文會魁首,如何?”
連楊玉環都詫異地看過去,“定魁首”可不是什麼好事,一般只有不同國家的人在同一文會上的時候,才會在文會開始前“定文魁”。
有仇的同國家族之間也經常定魁首,可在這種超大型文會上定魁首極為罕見。
第418章 周君虎
玉山下不斷有人攀登到山頂。
一個手持托盤的差役正向方運這裡走,託板上面有一個個小香囊,而香囊裡插著茱萸。
在重陽節,人人都要佩戴茱萸囊,去惡辟邪。
那差役走到方運身邊站定,不敢打擾。
茱萸的香氣和菊花的香氣在玉山的山頂蔓延,可沒有人在乎這節日的氣味,他們只關注舌綻春雷的小國公。
方運望著小國公,但小國公微笑以對,彷彿只是說出微不足道的事。
方運早就知道南宮大儒前來不過是開始,卻沒想到小國公會在這種文會定魁首。
所有文會必然有彩頭,大都在文會前宣佈,最後由文會魁首得到最好的獎勵,其餘人依次得到後面的獎勵。
若是定魁首,則可在文會開始前選定各自認為的魁首,拿出更多的彩頭,最後魁首得到一切。
和普通的彩頭不一樣,一旦開始定魁首,那麼拿出的彩頭必須是文寶,而且一方若是拿出一件文寶,另一方必須拿出相近的文寶。
一般來說,魁首會把彩頭返還給己方人,而對方的彩頭則可以收入囊中。
最重要的是,一方必須當眾承認自愧不如。
方運明白,對方根本沒有蠢到認為一次文會就能打垮自己,而是慢慢給自己製造一個又一個失敗,當多次的失敗連在一起,就會如同崩潰的堤壩一樣,瞬間被洪水沖垮。
無論是南宮大儒還是這次的定魁首,都僅僅是開始,可一旦開了這個口子,後果不堪設想。
方運靜靜地望著小國公,呼吸依舊平穩,但覺得茱萸的香氣更加刺鼻。
清晨的太陽越升越高,但玉山卻越來越冷。
一些讀書人憤怒地看著小國公,南宮大儒的名號人盡皆知,讓方運跟南宮大儒爭文魁,方運必輸無疑。
那可不是什麼普通的文人,而是有備而來的大儒!
方運想要開口,但突然想到什麼,沒有說話。
“怎麼?方文侯害怕了?”小國公微笑道。
賽侍郎道:“小國公也是我景國人,為何要害方運,若是傳遍景國,康王府的名聲怕是毀了!”
小國公卻突然正色道:“賽伯伯誤會我了,我要把彩頭給方運,而不是給南宮大儒!我之所以要定魁首,是因為武國欺人太甚!別人都說南宮大儒必然能勝過方運,說南宮大儒將在重陽文會上掃盡我景國人顏面,幫慶國復仇,幫那些被天意誦文碎文膽的武國人報仇。但,我不信!當今天下,詩詞第一人必然是方運,哪怕是南宮大儒是老詩君,也比不過方運!景國必勝!”
那些原本憤怒的讀書人漸漸冷靜下來,看向小國公的目光變得格外冰冷,沒想到小國公竟然如此卑劣。
“小國公,此言當真?”一個沙啞的聲音響起。
此人身穿青衣繡雲大學士服,大馬金刀地坐在右側第一桌,別人面前是酒杯,而他面前裝酒的是海碗。
方運從側面看著這位大學士,高高的鷹鉤鼻極為醒目。
方運不認識此人,但見到這鷹鉤鼻馬上猜到,此人就是景國大將軍周君虎,在軍中地位僅次於大元帥,坐鎮京城,掌握景國最強大的禁軍力量以及京城所有要塞、關卡和堡壘的軍權。
此人二十歲前是狂生,四十歲前嗜殺妖蠻,四十歲後修身養性,極少開口說話,但每一次開口都會讓人心驚膽戰。
他上一次當眾正式開口,是在去年景國大敗後的雪天,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對左相說的一句話。
“相遇無人處,必誅你於筆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